宁巴石匠带出一个藏式建筑队
作者:马庆峰
来源:西海农民报
时间:2008-04-04 15:03:40
点击数: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宁巴村共有173户,768口人,人均不足一亩山地,无经济来源,在前几年是附近有名的穷村。但宁巴村村民素有从事藏式建筑的传统,以其设计精妙、技术精湛的石墙工艺而深受青、藏、川、甘等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宁巴的石匠,同仁的花匠、白塔寺的木匠”的美称。凭借一身修建藏式建筑的独特手艺,先后修建了240余座藏式建筑,深受青、藏、川、甘等地藏族群众的欢迎。宁巴村群众通过从事修建藏式建筑脱贫,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文明村”。
提起“宁巴石匠”才洛,在循化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凭借独一无二的藏式建筑技术,在藏式建筑领域和广大藏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现年46岁。他从24岁起就和三个兄弟在外面打工。1989年以后开始创业,最初带领二、三十人从事藏式建筑。1997年以后因市场需要他扩大了规模,最少时也有180人,多者达214人。近几年,他带领的3000余名农民工,在五六个月工期里每人可挣到上万元。队伍发展了,装备也精良了,从最初的几把“铲铲”到现在的3台卷扬机,3辆兰驼运输车,一辆大车。原来兄弟三人为吃不饱肚子发愁,现在,他们都修起了新房,城里用的电器也样样俱全,安装了太阳能,还买了小轿车,他自己还修了三层楼房对外出租。
10几年来,才洛共带领3000余名农民工,先后修建了四川阿坝果忙寺大经堂,夏河拉卜楞寺大经堂等大小经堂90余座和果洛州邓保巨型佛塔等佛塔150余座。农民工直接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才洛更加热心于村上的公益事业。无偿捐献自家耕地1.4亩用于修路;捐资17000元维修学校,捐资3000元,美化古雷中学校园环境。2007年他获得青海省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劳务输出带头能人”奖。
提起“宁巴石匠”才洛,在循化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凭借独一无二的藏式建筑技术,在藏式建筑领域和广大藏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现年46岁。他从24岁起就和三个兄弟在外面打工。1989年以后开始创业,最初带领二、三十人从事藏式建筑。1997年以后因市场需要他扩大了规模,最少时也有180人,多者达214人。近几年,他带领的3000余名农民工,在五六个月工期里每人可挣到上万元。队伍发展了,装备也精良了,从最初的几把“铲铲”到现在的3台卷扬机,3辆兰驼运输车,一辆大车。原来兄弟三人为吃不饱肚子发愁,现在,他们都修起了新房,城里用的电器也样样俱全,安装了太阳能,还买了小轿车,他自己还修了三层楼房对外出租。
10几年来,才洛共带领3000余名农民工,先后修建了四川阿坝果忙寺大经堂,夏河拉卜楞寺大经堂等大小经堂90余座和果洛州邓保巨型佛塔等佛塔150余座。农民工直接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才洛更加热心于村上的公益事业。无偿捐献自家耕地1.4亩用于修路;捐资17000元维修学校,捐资3000元,美化古雷中学校园环境。2007年他获得青海省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劳务输出带头能人”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