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舞走进城市大舞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族年轻人凭借歌舞才能为自己带来了更多机会。歌喉嘹亮,舞步奔放,藏族歌舞用自己的“原汁原味”吸引了众多观众,也把藏民族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
记者在古城西宁一家名叫“太阳部落”的藏族文化歌舞演艺厅看到,晚上9时这里已经座无虚席,观众们如痴如醉,欣赏美妙的藏族歌舞。据演艺厅经理陈海龙介绍,每天的表演几乎场场满员。来看表演的还有许多人是外国人,他们对藏族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表演。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青藏高原,西宁的藏族歌舞演艺厅发展比较快,目前规模较大的还有喜马拉雅、红珊瑚、苏吉尼玛等几家,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也有很多藏族歌舞演艺厅。
如果说演艺厅仅仅是“小舞台”,那么在各种的“大舞台”上,“原生态”藏族歌舞表演也受到追捧。
“藏族歌舞在各地非常受欢迎,全国巡演过程中,一场演出观众最多时达6万人,一张门票最高可以卖到300元。”平安县宣传文化中心主任王选德说,他曾经带领藏族歌舞团到全国各地巡演,经历过许多热烈的场面。
如《神奇的地方》、《藏秘》、《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部藏族原生态大型藏族歌舞剧,观众的反响均十分热烈。 “现在的城市里,小到各种藏吧,大到歌舞剧院,都能看到我们藏族的歌舞。”青海藏族歌唱家岗毅自豪地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藏族歌舞表演,这不仅仅是因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更现实的,就是能够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带来机遇。”
“我去过全国100多个城市,三年来,通过唱歌跳舞挣了近3万元。”藏族小伙子扎西说。扎西来自平安县阿伊赛迈雪山脚下的一个藏族村庄——上郭尔村。4年前,这个村和邻村唐寺尔村的65名藏族民众在“文化增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组成了一支民间民族歌舞团——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跳着藏族“锅庄”、唱着藏族民歌走上了一条歌舞致富之路。如今,这个民间歌舞团的成员已经发展到60余人。
据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社会文化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青海有160多支像阿伊赛迈这样的民族歌舞演出队伍,他们长年活跃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西藏等地。
岗毅说,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埋没自己的艺术才华,过去只能在草原上对着蓝天白云唱,现在有这么多城里人欣赏他们的表演,这可以说,是藏族歌舞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