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杰:青海非常规探险线路的“王牌”导游
藏族小伙桑吉杰是一名导游。他通晓藏语、汉语、英语、法语,经常带领游客前往青海的非常规旅游线路探险。
桑吉杰的家乡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001年,21岁的桑吉杰在拉萨画唐卡。闲时到八廓街附近逛逛。看到有些导游会说英文,觉得他们很酷,于是开始自学英语。
3年后,桑吉杰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2004年,他考取全国英语导游资格证,正式成为一名导游。第一次出团,他带6位瑞士客人去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雪山。他对藏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的详细讲解让客人很满意。
桑吉杰的母语是安多藏语,对康巴藏语和拉萨藏语也驾轻就熟。西宁市理体国际青年旅舍市场部经理比尔·林德曼说:“一般情况下,客人到玉树、果洛这些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我们会推荐藏族导游。一来因为他们熟悉本民族文化,讲解生动。二来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在当地容易沟通。”
从业5年,桑吉杰接待了约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足迹遍及青海山山水水,以及西藏、四川、甘肃等地。他的英文水平大幅提高,加上吃苦耐劳、经验丰富,已成为青海非常规探险线路的“王牌”导游。
他说:“如遇到山洪暴发、暴雨暴雪,我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保护游客是导游最基本的职责。”
有一次,桑吉杰带领3名芬兰客人在西藏从桑耶寺到甘丹寺。在海拔4100米处,一名游客出现高原反应,桑吉杰立即背起这位体重73公斤的游客走到山下。经过抢救,游客的性命保住了。
桑吉杰说:“做导游就像画唐卡,是用心画还是马虎画,全在你自己。当导游,当你把游客当成朋友,工作就成了享受。”
从客人身上,桑吉杰学到许多知识。“他们让我开阔了眼界,”他说,“很多客人后来真的成为我的朋友。我去过两次欧洲,都是过去的客人邀请我去的。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能让我更好地工作。”
欧洲之行没有改变桑吉杰对家乡的眷恋,他说:“我觉得还是在自己的国家生活比较好。”去年,桑吉杰开始学法语。他说:“在青海会说法语的导游寥寥无几,我要做一名藏族法语导游。”
据青海省旅游局统计,目前青海省的藏族导游占导游总人数20%左右。这些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已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张“名片”。
十月初的一个清晨,东方刚刚泛白,桑吉杰带着他的专业户外装备,带领法国客人向玉树藏族自治州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