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弘扬史诗文化 推进学术发展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2-02 09:23:47
点击数:
2009年,《格萨尔》研究工作在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格萨尔史诗传统”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举世瞩目的研究课题,并且在《格》学专家和学者们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作为全国《格萨尔》研究重点单位在2009年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业务工作,通过实地考察、挖掘和采访不断涌现的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举办《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开设《格萨尔》专题网站、记录整理出版《格萨尔》艺人说唱部本、建立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基地、表彰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等举措,将《格萨尔》研究工作进行大胆的拓展和深入,使其呈现丰富多彩、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作为全国《格萨尔》研究重点单位在2009年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业务工作,通过实地考察、挖掘和采访不断涌现的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举办《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开设《格萨尔》专题网站、记录整理出版《格萨尔》艺人说唱部本、建立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基地、表彰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等举措,将《格萨尔》研究工作进行大胆的拓展和深入,使其呈现丰富多彩、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2009年出版的部分专业书籍
2009年3月,在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诸位专家学者的努力争取和指导下,“青海省格萨尔歌舞剧团”得以在海南州成功挂牌,同时,协助海南州文联成功举办了《格萨尔》学术研讨会;2009年5月,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和青海省《格萨尔》学会联合创办的中国《格萨尔》研究网正式开通,该网站是国内首家最权威、最专业、最全面介绍《格萨尔》史诗文化的专题网站;2009年5月,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和青海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青海民大首届格萨尔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参与此次毕业论文答辩会的硕士生是《格萨尔》专业硕士点确立以来的首批毕业生;2009年8月,为全面调查和掌握西藏昌都地区《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分布及原始版本的流传情况,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一行五人组成科研考察小组,赴我国西藏最南端的昌都地区进行了考察。此次考察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且路途遥远,调查组成员发扬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越过重山峻岭、跨过大江大河,深入昌都腹地,对《格萨尔》说唱艺人及原始版本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此次考察,填补了青海省在该地区对《格萨尔》艺人、遗迹、遗物以及版本等方面未能进行调查的空白,得到《格萨尔》方面很多研究资料,进一步拓宽了青海省《格萨尔》的研究领域,对全面完成国家级的科研课题的科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由著名《格》学专家、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所著《雪域高原的史诗文化——〈格萨尔〉与青海》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副研究员索南卓玛所著《〈格萨尔〉文化散论》两书被评为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格萨尔研究)文艺奖,这两部专著不仅具有专业性、可读性,而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且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2009年11月,青海省首届《格萨尔》工作表彰大会在西宁举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荣获先进集体奖,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荣获先进个人奖,分别是所长、研究员角巴东主、副所长、副研究员索南卓玛、《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译审黄智、副研究员娘吾才让、助理馆员黄金花、助理研究员索加本、助理研究员黄毛草和实习研究员巷欠才让;2009年11月,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和青海省《格萨尔》学会联合在青海湖东梅雅村即喜玛拉登建立了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基地,并举行交牌仪式。建立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基地对抢救和保护喜玛拉登地区格萨尔王及三十员大将的石雕等价值非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搜集、整理和出版《格萨尔》的新故事均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11月,在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同志的建议和支持下,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带领研究所部分专家学者,用藏汉两种文字整理和翻译出版了《藏族传统射箭文化》一书,为抢救和保护藏族射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12月,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主办的每年一期《格萨尔研究》刊物出版发行;2009年12月,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记录整理的《青海<格萨尔>说唱艺人部本丛书》出版发行。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等部分说唱艺人说唱,格学专家角巴东主主编,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专业人员录音、记录、整理的《森达海螺宗》等5部说唱本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是众多《格萨尔》说唱部本中遴选出来的最完整的五部,是从未流传过的新版本,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塑造完美,不仅有较强的文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其欣赏性和可读性都很强,同时具有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负责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藏区《格萨尔》遗迹遗物普查与考证”于2009年结项。昭示着关于搜集、调查、记录和考证《格萨尔》遗迹遗物方面最全面、最集中、最丰富的一部书籍将在国内问世;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全年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和《西藏艺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十多篇专业论文。在提高业务素质方面研究所上下一直保持着勤奋自学、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风气,并且通过生造、申报研究项目等方式不断提成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更好的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奋发图强。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为“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该所除了从事《格萨尔》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出版等项工作外,还对全省的整个《格萨尔》研究工作负有联络、协调、服务、指导和宣传等任务。该所还受全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文联的双重领导,业务上受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为“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该所除了从事《格萨尔》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出版等项工作外,还对全省的整个《格萨尔》研究工作负有联络、协调、服务、指导和宣传等任务。该所还受全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文联的双重领导,业务上受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
青海省首届《格萨尔》工作表彰大会在西宁召开
《格萨尔》史诗工作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适应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也是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的前身。机构成立后,格萨尔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划和周密的安排,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迄今已整理出版了30多部藏文史诗部本和10多部《格萨尔》汉译本。其中,藏文本《霍岭大战》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一等奖,汉文本《岭·格萨尔—霍岭战争之部》多次参加国际书展,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关注。1987年9月青海省成功召开了全省首届《格萨尔》史诗民间艺人演唱会,发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其中有造诣很深的著名艺人才让旺堆同志,他是目前我国史诗艺坛难得的人才。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青海省格萨尔史诗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对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文化交流、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5年,青海省将青海省《格萨尔》工作办公室,正式改名为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制,使《格萨尔》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1985年,青海省将青海省《格萨尔》工作办公室,正式改名为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制,使《格萨尔》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青海湖东岸喜玛拉登建立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基地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省的史诗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广大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全省格萨尔研究工作者,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截止目前,已出版了30多部藏文民间史诗部本,完成了12部艺人说唱本的记录、整理工作,其中5部已正式出版发行,出版了8部汉译本,出版了11部研究专著。其中,《格萨尔新探》等4部专著分别荣获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另外,研究所出版的《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于2000年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于2003年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工作队伍整体入选全国民族团结优秀集体,受到了国家民委的表彰。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连续二届荣获青海省宣传部年度先进单位。
另外,研究所出版的《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于2000年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于2003年青海省格萨尔研究工作队伍整体入选全国民族团结优秀集体,受到了国家民委的表彰。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连续二届荣获青海省宣传部年度先进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