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续5年人工增雨有效改善三江源生态环境

作者:何伟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0-11-06 10:28:00 点击数:

        青海省连续5年对三江源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态势。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地区生态状况日益恶化。为此,青海省气象部门从2005年起开始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说,总投资1.88亿元的人工增雨作业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目前,三江源地区已初步建成了综合监测、催化作业、信息传输、作业指挥和增雨作业评估五大系统。工程实施以后,三江源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湖泊面积、牧草产量和三大江河径流量都有所增加。
         统计分析表明,通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仅2009年就在三江源地区累计增加区域平均降水量49.2毫米,同比增加了11.9%,共增加降水达88.1亿立方米。
        据了解,今年三江源地区飞机人工增雨已圆满结束。在5月28日至10月15日整个作业期间,这一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共实施作业飞行15个架次,飞行作业73小时,作业航程36500公里,发射焰弹2460枚、燃烧烟条225根,有效地增加了三江源地区水量,减缓或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