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草原人家节前见闻
凛冽的寒风从冰封的青海湖面吹来,吹向湖北岸草原深处。
腊月廿八,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住海晏县达玉蒙古族乡牧民群众喜迎新春的热火劲。一大早,一辆辆采购年货的摩托车从草原驶来,汇向315国道,直奔西海镇农贸市场。
看到记者一行到来,年过五十的达玉蒙古族乡俄日村牧民盖措连忙出门迎接。
“去年草原雨水好,牧草丰盛,牛羊膘肥体壮,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全家人打算好好过一个春节。”说着话,盖措将我们带到家中的储藏室。十多平米的房子里备足了年货,肉架上挂满了牛羊肉、干肉、肠子,盆里盛满了酥油、炒面、曲拉和油果,时令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近几年,我们这里水、电、路、电视、电话实现了全通,家家户户有了畜用暖棚,牛羊比原来少了,但成活率高了,收入年年在增加,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
坐在温暖如春的客厅里,好客的盖措一家,已将春节期间招待客人的糖果、油炸食品,手抓羊肉摆上了桌。客厅里液晶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早已按捺不住喜悦心情的孩子们,吃着糖果,手拿鞭炮奔向屋外。
端上热腾腾的奶茶,敬上醇香的青稞酒,盖措打开话匣子。“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为了过好节,家家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准备吃、喝、穿、用等各种年货,现在可以说家家天天在过年。”说得也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省上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牧民定居、设施农牧业、良种工程、农技推广、草原建设、科技培训、能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牧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尝到增收甜头的牧民群众,对于草原保护、草原生态建设和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理念逐渐认知。“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青草原,让居住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有更大的发展。”曾担任过俄日村村长的盖措聊到草原发展时说:“现在我们传统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草原的新发展,省州县各级政府正在提倡集约化经营,邻近的村子搞得很红火,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出2000多元,还能保护草原,真让人羡慕。今年我们也准备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我们也要让海晏的牛羊肉创出品牌,走向全国。”……播撒着新春的希望,憧憬美好的未来。一时间,屋内欢笑声此起彼伏,从牧民的新居飞出,撒向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