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东南亚山神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不丹召开
第四届东亚和东南亚山神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不丹召开
近日,由不丹皇家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东亚和东南亚山神文化国际研讨会(4th SSEAS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在不丹首都廷布隆重召开。
来自44个国家的200多位山神文化研究者参加了研讨会。国外藏学家有法兰西东方语言文化研究院教授德晋桑姆(Heather Stoddard)、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柯蒂斯•沙佛(Kurtis Schaefer),美国耶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安德鲁•昆特曼(Andrew Quintman),国内藏学专家有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土登彭措、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英加布、中央民族大学杨毛措博士等。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英加布发表演说
会议主要围绕喜马拉雅山脉文化圈内的山神和藏族山神文化进行讨论,并上交了学术论文。安德鲁•昆特曼(Andrew Quintman)教授的《觉囊文献中的释迦牟尼本生传:对相关文学、艺术和制度的初步研究》(The Life of Sakyamuni Buddha at Jonang: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Literature, Art and Institutions)、乔安娜•格瑞拉(Joanna Grela)教授的《安多地区山神崇拜中的战神形象》(Reflections of the Ancient Warrior Tradition in the Mountain Gods Cult in the Tibetan Amdo province)、土登彭措教授的《藏族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的贡献》(Contributions of Traditional Tibetan Cultur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英加布副教授的《西藏和喜玛拉雅山神崇拜中的祭祀仪式文献研究》(A Study of Ritual Texts for Mountain Deity in Tibet and the Himalayas)、杨毛措博士的《从神话到历史:聂赤赞普历史中的山神主题及其历史内涵》(From Mythical to Historical gnya’-khri btsan-po: The Roles of Two Mountains in the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gnya’’khri btsan-po)。专家学者通过上交论文就各国生态、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土登彭措(右一)、中央民族大学杨毛措博士(右二)
此次会议以亚洲山神文化为主题展开讨论,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山神祭祀等传统文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