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生命源头的颂歌》交响音乐会青海湖畔举行

作者:兰新天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1-08-10 09:14:00 点击数:


《生命源头的颂歌》交响音乐会青海湖畔举行

  让我们记住这美丽地方,记住这美好时光;让我们感受诗意青海,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8月9日中午2时30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诗人汇聚青海湖畔,出席了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二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暨《生命源头的颂歌》交响音乐会,共同见证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成长。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任、第二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主席吉狄马加宣布金藏羚羊国际诗歌获奖者并宣读授奖辞,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成为本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得主。副省长、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副主任张建民主持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


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致辞

  2007年8月,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青海湖畔向世界发布了《青海湖诗歌宣言》。2009年8月,各国诗人再次相聚大湖之岸,为庄严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墙揭幕,并举行了首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仪式。昨天,各国诗人又一次来到青海湖畔,集体见证了诗歌广场的落成,他们同时记住了,因为有了诗歌广场,从此12部中外民族史诗将永远铭刻在青海湖畔,12位中外伟大诗人的铜像也将永远矗立在诗歌节的史册上。
  今年的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经过13位中外专家评委数月的辛勤努力,历经提名、考察、作品比较等程序,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将此奖授予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


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成为本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得主

  吉狄马加在颁奖典礼宣读了授奖辞。他说,托马斯·温茨洛瓦是一位书写沉重现实、成就斐然的诗人,他把诗歌当作抗衡黑暗的最后的武器。历史感和命运感,像两个难解难分的主旋律,不断地在他的诗歌中回荡。他就这样通过诗歌,将个人经验同祖国命运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并为他的祖国向世界发出了独特的声音。他的诗忧伤、沉重、冷峻,基调幽暗,但字里行间却有着鲜明的精神抱负和心灵力量。他的诗充满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冬日意象,却给每个孤寂的心灵送去了温暖;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是他极具人性光辉的诗篇,却是他的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部分。
  托马斯·温茨洛瓦1937年9月11日出生于波罗的海海滨小城克莱佩达。父亲是诗人,母亲有艺术天赋。家中的书香气息培育了他对艺术的敏感。
  托马斯·温茨洛瓦首先表达了自己对著名中国诗人、“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主席吉狄马加先生,各位评委及诗歌朋友们的衷心感谢。他说,高兴和感激之余,我的意识里也掺进了一丝不安。我未曾料到自己的作为竟能获得这般认可,我仍在怀疑自己是否般配如此的奖掖。我的诗歌,或许并非总能被理解,或许很难被迅速理解,因为它们所表达的首先是个人体验。我甚至要说,这不过是我与自己的交谈。此外,我的诗系用一个小民族的语言写就。立陶宛语独特而古老,与梵文同宗,亦如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一样属欧洲古典语言。使用立陶宛语的人口仅为三百万,但是,立陶宛人民却拥有灿烂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统一的文化。立陶宛地处欧洲,位于波罗的海岸边,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波罗的海三国,现已加入欧盟。立陶宛的民间艺术和专业艺术,我们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以及立陶宛戏剧,如今在各大洲均享有盛誉。我希望,我荣获“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这一事件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我的祖国。
  颁奖典礼结束后,由青海民族歌舞剧交响乐团倾情奉献的“生命源头的颂歌”的交响音乐会在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中拉开帷幕,他们相继演奏的青海《花儿组曲》、交响合唱《圣殿般的雪山》让在场的各国诗人面对静溢博大的湖水,聆听到世界上最纯净、最美妙的天籁之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