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西宁举办
近日,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西宁举行,来自全省的100余名格萨尔、玉树民歌、玉树卓舞、藏刀锻制技艺、德昂酒歌、花儿、黄南藏戏、土族盘绣、热贡艺术、塔尔寺酥油花、和日寺石刻、藏医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项目单位代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
开班仪式上,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做了重要讲话。她指出,目前,社会各界力量日益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保护,文化自觉、文化认同的整体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这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水平、传承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她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尤其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尊重、宣传和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和核心,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给大家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希望各位传承人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学有所获,活学活用,努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发扬光大。
开班仪式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吕霞主持,并系统介绍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和思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和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遗处处长邓福林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此外,培训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并去互助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地考察。
通过培训班学习,传承人感受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无比的自豪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对政府给予传承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提高,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下来传下去。培训班上,专家们还就传承人面临的如何处理好传承和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指导和帮助。通过培训班的举办,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专家队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深度保护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