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甘滇藏区村名汉藏对照翻译基本完成
“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名汉藏对照”专家审定会现场
“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名汉藏对照”专家审定会现场
12月2日,“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名汉藏对照”专家审定会在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召开。来自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国藏区的地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地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有些藏区专门成立了地名办公室,搜集、整理和翻译县、乡、村的行政和自然村地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不少工作,但到现在为止,形成文本或正式出版的仍寥寥无几。目前,除西藏外,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的州、县、乡、村名,尚无统一规范的汉藏地名对照问世。
据了解,由于目前还没有囊括整个藏区的较为全面的汉藏对照地名工具书,致使在各种文件文献、新闻宣传和网络新闻等领域的汉藏翻译中,经常难以避免地出现地名译名方面的差错。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于2010年开始,组织专门力量、投入项目资金,搜集整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地名的汉藏对照。在历时一年多的搜集、整理过程中,项目组通过查阅州县志以及其它各类地方志、咨询当地编译部门、实地调查等方法,搜集、整理了青、川、甘、云四省区10个藏族自治州、2个市、75个县、836个乡镇等行政、自然村地名汉藏对照近2万条,继而开展录入、编序、校对、审定等工作,现已完成了项目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据了解,该项目的完成,可以说是到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最完整、规范的藏区行政、自然村地名汉藏对照,弥补了藏区没有村级地名汉藏对照的空白。这不仅对提高藏语地名翻译的准确性,统一规范藏区藏文译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护文化遗产,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藏区的信息化建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伸阅读:
地名是人类对特定地点或地区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地名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定位的功能,是人们经常用来作为空间定位的方式。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内外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源。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联合国第6届地名标准化会议9号决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