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苏藏族萨巴清华参与尔苏藏族语言文字研究
尔苏图画文字
4月12日,四川雅安石棉县蟹螺乡尔苏藏族“萨巴”王志全受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小组邀请,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参与研究尔苏藏族语言图画文字核正工作。
尔苏藏族多才多艺,一直以来,他们的语言、文字、文化等吸引着中外媒体和学者的关注。现年68岁的王志全,多年来一直倾力于尔苏藏族民俗文化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了解,为抢救保护中国西南濒危文字,2010年,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小组到石棉调研,年底成立课题组,并申报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尔苏语被专家归为羌语支中的一种,分三个方言,自称尔苏或鲁苏的讲东部方言(或称尔苏方言),约有上万人口;自称栗苏的讲西部方言(或称栗苏方言);自称多续的讲中部方言(或称多续方言),人口最少。尔苏人中讲不同方言的人彼此很难进行交流,就连藏族人与尔苏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也会很困难。
研究表明,在国内发现的图画文字有两种:一种是纳西族的东巴图画文字,另一种便是石棉藏族喇嘛和萨巴的图画文字。这两种文字不是成熟的文字,只是文字的雏形。尔苏“萨巴”使用的图画文字文献十分珍贵,目前仅石棉和凉山甘洛两县有部分保存。
课题研究组希望王志全带上法器和尔苏藏族图画文字的书籍,但法器太重了,他只带了“卦书”(尔苏藏族算命的书,里面都是尔苏藏族的图画文字)。王志全说:“现在尔苏人的图画文字,只有少数老年人才能看懂,如果不加以保护,以后很可能走向消亡。”
王志全认为,尔苏藏族神秘的图画文字走进清华的学术研讨会,对尔苏藏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提高石棉县民族文化魅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新闻链接:
尔苏藏族。是使用尔苏语方言的藏族。尔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暂定语支)。尔苏方言也有东部语言、西部语言和中部语言三个方言。自称尔苏或鲁苏的讲东部方言又称尔苏方言,人口不足一万;自称栗苏讲西部方言或称栗苏方言的,人口少得多;自称多续讲中部方言或称多续方言的人口最少。居住在甘洛越西两个县的自称“尔苏”的藏族约6800人。甘洛县3872人(公元2007年末统计数),越西县2879人(公元2008年三月统计数)。除开外出打工的,实际居住的尔苏人5000余人。 在尔苏藏语中,“尔苏”就是“白的人”或者“崇尚白色的人”。与藏族统一的自称“博巴”相区别。“巴”在藏族语言中就是“人”,在尔苏语中,也指“人”,如“则拉巴”就是“则拉人”、“西昌巴”即“西昌人”。
尔苏藏族
尔苏藏族的文字。普通意义下,尔苏藏族民众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过去,极少数藏传佛教的传播人“苏瓦”使用古藏文,还有极少量的原始宗教传人“萨巴”使用萨巴文字。萨巴文字“扎拉码”是原始图腾符号,为数不多,仅有数十个字。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国际知名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来甘洛研究尔苏文化后指出:“尔苏藏族拥有比东巴文字更原始、文字发展更低级的图画文字——萨巴文。其流传的童话挖掘出来,不比安徒生童话逊色。”据沈宏凯教授宣称,扎拉码尔苏文字开发研究的意义不亚于纳西族的东巴文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