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对勘东土经藏:元代汉藏文化交流史上的壮举

作者:孙悟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4-01-25 11:41:00 点击数:

大昭寺壁画——度母像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春,忽必烈命释克己等“集帝师、总统、名行师德”三十余人,历时两年之久,进行佛典勘同,诏两土名德实施译本校对。
元代汉藏佛经对勘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序中说:“大佛法由汉唐以迄于今,揭日月于齐明,致乾坤于泰定;弘济群迷,出生众有,不可得而云:喻大元天子,佛身现世间,佛心治天下,万几之暇余,讨论教典,与帝师语,诏诸讲主,以西蕃大教目录,对勘东土经藏。”又说:“念藏典流通之久,蕃汉传译之殊,特降纶言,溥令对辩。谕释教总统合台萨里召西蕃扮底答帝师拔合思八高弟叶琏国师,湛阳宜思,西天扮底答尾麻罗室利,汉土义学亢理二讲主庆吉祥及畏兀儿齐牙答思,翰林院承旨旦压孙、安藏等集于大都。二十二年乙酉春至二十四年丁亥夏,大兴教寺各秉方言,精加辩质。”
  从至元二十二年春到至元二十四年夏,汉、藏两族佛学大师经过仔细校验、勘对,将汉、藏文佛经“科题总目,号列群函,标次藏乘,互明时代,文咏五录,译综多家”。所谓“五录”是指对勘过程中所引用的唐代的《开元释教录》、《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宋代的《大中祥符法宝录》、《景祐新修法宝录》,元代的《弘法入藏录》等五部经典。本次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勘为佛教经典研读“作永久之绳规,为方今之龟鉴”。
  对勘后,将汉、藏文佛教经、律、论按照汉文佛经三藏目录“总标年代,括人法之弘纲”,标明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到至元二十二年所译出汉、藏文三藏部卷之数,概括说明弘传佛法之总纲;“别约岁时,分记录之殊异”,分别记载后汉到元各阶段译者和传译经典之殊异;“略明乘藏,显古录之梯航”,大略按三乘三藏分类,明示《开元》、《贞元》、《祥符》、《景祐》、《弘法》等录所记经、律、论部卷数目;“广列名题,彰今目之伦序”,广泛排列书名和题目,彰显本次分类部卷之目次。历经两年,对勘者终将一千四百四十部五千五百八十六卷佛经分门别类、次第编排,勘对完毕,编成汉藏对勘之佛教大藏经目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通过对勘,可以发现汉藏佛教虽流通有异,派系各别,然“究本穷源,终合符契,一乘之性海湛湛波澄,三藏之义天辉辉星布”,汉藏佛经虽部帙充栋,卷轴累屋,然“文词少异,义理攸同”。通过汉、藏佛经对勘,汉、藏文所译经、律、论之数目得以理清,显密教所传汉、藏、梵之文本终至勘同。部帙之有无一观尽览,卷轴之多寡一目了然。著录下来的汉文佛教经律论,何者与藏文佛教经律论有同异,均一一勘对出来,并排列编次,著录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FS:PAGE]


大昭寺壁画——文殊菩萨像
  佛经对勘释解原始佛教
  元代汉、藏文佛经对勘,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第一,树汉、藏文化交流之丰碑,结两土名德合作之硕果。《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的问世,可谓汉、藏等族佛教学者精诚合作的一大硕果,是汉、藏两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历史丰碑。它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从思想文化领域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样一体格局。
  第二,开汉、藏佛经对勘之先河,启显、密释典校对之端绪。元以前,虽有唐代的“顿渐之诤”对相关佛典经论偈颂的理解交换意见,也有唐代的《汉蕃对照佛教词汇》(已逸)问世,但如至元之世如此大规模以国家名义召集高僧大德、专家学者进行两年之久的佛典勘同,尚属首次。正如叙录中所说:“晋宋之弘兴,汉唐之恢阐,未有盛于此也。”这一举措,对后世佛经对勘产生了直接影响。明清以来,承元代之余绪,组织了汉藏佛经的对勘和刊刻。如明永乐年间曾在南京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万历年间刊刻了《丹珠尔》。清代刊刻了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的《大藏经》,都是元代佛经对勘影响的结果。
  第三,它是中国佛教学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做出的一大壮举。佛教虽产生于印度,但中国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之地。作为原创的佛教,在印度已基本不复存在,汉地佛教接续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中观、唯识思想,藏传佛教则完整地秉承了大乘佛教中、晚期的思想和密宗的理论与实践,并将其基本经典翻译成了汉文和藏文。《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的问世,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印度佛教经、律、论的数量、内容、思想演变等状况,还可以通过汉藏两种译文的对照和比较,来了解印度佛教思想,以及汉藏佛教学者对印度佛教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以此方法来理清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复杂内涵,其学术价值重大。
   第四,元代汉藏佛经对勘为现代学术研究预置了课题。元代汉藏佛经对勘,基本查清汉、藏文佛教经律论的数量,文本的有无、同异,还勘对了部分相同文本的文意。然而,这仅是开端,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完成,如文本的梵文原本的考订、内容的勘对,错漏之处的修订,缺本的翻译等。国外有些专家学者已着手某些经论的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部分大学也在组织专家学者开始从事此项工作。当然,这是一项工程浩大且意义非凡的项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