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雪域奇葩——在校园里绽放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 吴民生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14-03-07 09:10:00 点击数:
  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藏族同学汇聚在餐厅南边的露天场跳舞的情景,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舞场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和一个音箱。同学们在空地上随意地围成一个圆圈,随着播放的歌曲,按顺时针方向不停地舞蹈前行,这就是大家跳的锅庄舞。
  开始时有十几个人,围成一个小圈。随着舞蹈的进行,不断地有人加入,舞圈便越来越大。人太多了,单圈容纳不下,便在舞蹈进行中自动地形成圈内套圈。最多时达几百人,形成四五层舞蹈的人圈,很是壮观。
  电脑中所播的乐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同学们跳的自然、随意、轻松、活泼。那些技艺超群者的舞姿更优美,令人眼花缭乱,给人的感觉好像他们浑身的每个细胞都在跳动。特别是舞会最后的集体舞,更是令人叫绝。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排成密集的方阵,成排人的舞步齐刷刷快速变换,很有气势,非常壮观,令人震撼。使观看者亦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简直太美了,着实令人着迷,使人不由得联想到武艺精湛的武林侠士剑舞虹霓的英姿和书法大师笔走龙蛇、挥洒草书的风采。
  舞会的组织者是民院学生社团——雪域歌舞社,其成员是一些热爱歌舞且舞艺精湛的大学生。他们既要为舞会准备电脑和音响,还是整个舞会的核心。舞会前他们选调乐曲,人要是多了,他们便主动地引导着大家在舞圈内另起一圈。散场时,他们还要开会总结。他们领着大家跳的不仅有西藏地区流行的舞蹈,还有他们自己创作编排的一些新舞蹈。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保证了舞会能够持久顺利地进行。
  对民院师生来说,锅庄舞会是一次文艺大餐,是一次艺术享受。参加的不仅有藏族同学,也有汉族同学。每次舞会,周围都会有很多人观看。舞蹈者在自舞自乐的同时,也把快乐传递给了围观的人们。观众看的是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心中不禁暗暗为他们喝彩叫好,只觉得这些同学一个个可亲可爱。甚至有些观众在舞会结束后,依然意犹未尽地不肯离去。往往是这次才结束,就盼着下个周末快些来临了。
  锅庄舞会的魅力大,包容性广,对参加人员不挑不选,来者不拒。不讲身材条件,不论来自何方,不分新生老生,不管舞技如何,人人都有参加的资格。总之,不管是谁,只要来了,就一起快乐融洽地跳舞。没有人去问谁姓甚叫啥,哪里来的。
  更有趣的是有手拿书本跳的,有肩背小包跳的,有边跳边翻看手机短信的,还有边跳边吹泡泡糖的。这些都充满了别样情趣,更具生活魅力。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随意、轻松、活泼。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热爱。
  更可贵者,在这么多人参与的舞蹈活动中,没有嘲讽,没有嫉妒,没有因选调的乐曲不中意而抱怨的,也没有因被撞着或嫌拥挤而争吵的,更没有逞强斗狠的。偶尔有舞蹈者出现了令大家开心的动作,全体舞众就会逗乐地发出“嗨”、“嗨”的叫声。而被“嗨”者也只是友善地笑一下,而舞蹈照常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在舞会进行过程中,许多围观的人在边上学跳,有的还加入到舞蹈圈中去。尽管与同学们的舞步不协调,但同学们既不嘲笑,也不排斥,很友好地容纳,许多同学还热情地鼓励喜欢藏族舞蹈的汉族观众一起跳。
  常有学院教职工的小孩高兴地跑进舞蹈圈中,甚至在舞蹈者中间穿梭般地跑进跑出,同学们也不介意,不嗔怪,不责怨。有的同学还停下来和善地逗逗孩子。
  这种种文明友善的包容非常感人,反映了藏族同胞团结和谐、淳朴宽厚、亲睦友善的道德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锅庄舞会从歌曲内容到舞蹈动作都很文明健康,它对丰富校园文化,调节学生周末生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舞蹈给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同时,对于弘扬藏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团结也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