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牧民由三江源生态的“旁观者”变成保护者

作者:寇俊山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09-04-19 12:11:56 点击数:
如何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牧民群众由生态的“旁观者”变成保护者?如何让社区牧民由被动接受政府指导,变为群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牧委会的实践破解了这一难题。实施由保护国际(CI)资助的保护地项目两年来,措池牧委会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功能出现了明显好转,牧民“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措池牧委会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家——楚玛河野生动物保护分区的核心区内。措池牧委会协议保护地项目是由保护国际(CI)资助,由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措池牧委会于2006年9月签署了两年的保护协议,将措池牧委会24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资源保护及管理权力授予措池牧委会。协议明确了措池牧委会对该区域内的资源保护、管理、监测和巡护工作和义务。
    通过两年的实施,由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的第三方专家组对措池牧委会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方面成效最终评估显示,通过项目实施,措池牧委会建立健全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分工明确、管理民主,村民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从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出现了明显好转,牧民调整了传统放牧方式,给野生动物留出了足够的生存空间;社区建设有了大的进展,通过举办村民大会、培训、生态文化节活动,提高了村民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提高了牧民积极参与资源保护的主体地位,使参与保护的社会角色更多样化,决策更民主化。
    项目的有效实施,使措池牧委会牧民“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两年间,牧民有效制止了数起外来偷盗猎行为,从野生动物和物候方面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1月15日和7月15日,野生动物从最初监测的8种224只,发展到9种286只。达哇、才多等11名牧民组成的清理组还对草原和公路沿线的垃圾及时进行了清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