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尼木三绝” 焕发新活力

作者:琳琳 拉巴桑姆 刘斯宇 罗布卓嘎 夏茂琳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23-10-07 15:33:01 点击数: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是藏文和藏香的发源地,被称为“文香故里”。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从尼木穿流而过,形成了尼木独特的地理风貌。勤劳智慧的尼木人民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文化。如今,尼木县境内有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非遗传承最为丰富的县区之一。其中,尼木藏香、雪拉藏纸、普松雕刻并称为“尼木三绝”。
雪拉藏纸成品。
  尼木藏香:开辟致富新路
  尼木藏香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出生于今尼木县吞巴镇的吞弥·桑布扎受松赞干布的旨意,远赴西域求学,创造了藏文,被后世誉为“吐蕃七贤臣”之一。吞弥·桑布扎功成名就荣归故里,他见乡邻饱受疫病频发、缺医少药之苦,遂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香道和藏医药文化相结合,发明了尼木藏香。勤劳智慧的尼木人民一直沿袭古老的传承,将手工制作藏香的技艺发扬沿用至今。
  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距拉萨市120公里,是雅鲁藏布江尼木大峡谷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藏香,各自也有自家独特的配方。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尼木地方传承下了上百种配料方式,形成了17种主要配方,最多的由38种药材搭配而成。
  藏香的制作工序要求极其苛刻,按顺序可分为:木材浸泡—研磨柏泥—制作香砖—秘方配药—牛角制香—精挑细选—晾晒藏香—成品捆扎—分类包装,成香过程严谨且考究。
匠人在雕版。
  在各类机械设备发达的今天,尼木县仍然保留着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这种守护精神显得弥足珍贵。独特的制作工艺,纯天然的原材料,造就了尼木藏香绝佳的品质,尼木藏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号,更是被赋予了“西藏第一圣香”的殊荣。
  在吞巴河沿岸隐秘的树林中,以水为动力的水车在“哐啷哐啷”不间歇地运作,流水声与水车的转动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这便是用来研磨藏香原材料柏树树干的水磨。
  清晨,洛桑来到水磨边。“从小听着水车响个不停,从未想过藏香会发展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如今,既能将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去,还能增加收入,真的太好了。”说话间他露出了笑容。
  如今,为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的藏香产业发展架构,近年来,尼木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优势产业,将藏香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尼木县“四产业三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藏香文化产业“123”发展思路,按照“四体一位”发展方向,打破“小、散、乱”的旧模式,大力扶持乡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此外,手工藏香生产中心、藏香研发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藏香产业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古老的藏香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尼木藏香随着产品体系、品牌体系、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进入全国市场,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藏香的芳香飘向四方,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雪拉藏纸:传承千年墨香
  雪拉藏纸属西藏传统三大藏纸之一,产生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技艺传承,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西藏有不少藏纸生产地,产品遍布全区。目前,唯剩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还保存着完整的手工制作技艺。
  雪拉藏纸因其特殊的原料配方和生产技艺,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叠后不留折纹等特点。藏纸的制作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植物,生长于海拔4500米以上的冲积扇地。造纸时,主要是使用狼毒草的根部,而狼毒草采摘后,需要5到10年才可以重新生长,大量采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雪拉藏纸产量较低,产品稀缺。
  民主改革以前,雪拉村家家户户都造纸,并以此维持生计。1978年后,因机制纸品的大量涌入且价格低廉,冲击了传统藏纸的市场。至此,尼木藏纸生产便处于停滞状态。1995年后,由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扎什伦布寺等单位提出对尼木藏纸的需求,雪拉村造纸户先后恢复了藏纸生产。目前,能够一直维持藏纸生产、传承藏纸制作技艺的造纸户只剩下雪拉村次仁多杰老人一家了。
次仁多杰正在制作雪拉藏纸。
  次仁多杰老人和他的两个儿子一直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制作藏纸,是尼木藏纸制作技艺仅存的3位传承人,在尼木县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次仁多杰在县城经营了一家集制作、展销、传授为一体的藏纸店。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业的兴起,尼木雪拉藏纸也被国内其他省市的顾客购买使用或收藏,藏纸的销量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尼木雪拉藏纸制作共有9道工艺,全程由手工完成,制作技艺采用家庭式传承,需要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制作过程没有量化指标,全凭经验操作。每逢夏季,次仁多杰老人一家便从山上挖回狼毒草的根,趁草根新鲜,剥去其外皮,取内根皮放臼内捣烂,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碱,入锅熬煮半天后取出,捣至成茸,放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后舀入纱屏内,经阳光晒干后取下即可使用。尼木藏纸色呈米黄,有光泽,稍厚,翻动时发出脆响,用手拉扯,感觉柔韧,在阳光下隐约可见草根纹路。
  尼木藏纸是尼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普松雕刻:留住永恒印记
  尼木县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从事雕刻和印制。普松雕刻历史悠久,是普松乡群众世代传承下来的一项古老技艺。雕刻艺人在长年累月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和发展雕刻技艺,雕刻内容更是从服务于宗教活动扩展到反映社会生活。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普松雕刻艺人在长年累月的钻研过程中,不断对雕刻技艺进行丰富和发展。普松雕刻工序繁杂,如普通经文需9道工序,人物造型一般需要约16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大概30道工序。雕刻所用刻刀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余把。此外,普松雕刻形式多样,应用广泛。普松村里的小伙子们几乎都投入在这项工作中,只要不是农忙,人们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小作坊为单位,席地而坐从事雕刻。炉上煮着酥油茶,壶里盛满青稞酒。
晾晒中的尼木藏香。
  出生于藏文书法和雕刻世家的雕刻艺术家强白老人自15岁便开始学习雕版。强白老人经常带着他的儿子和孙子坐在晒台上刻雕版。如今,已是三代艺人同堂的规模。普松雕刻从木料选用、制作、雕刻、整理修订到最后制成优质的雕版,可细分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老人告诉记者,最初学习雕刻时,因为木头太硬,手上常常磨出泡。如今,不管是刻文字还是花边,他的手法已经非常熟练。
  “雕刻是一项细活,整个步骤需要特别仔细谨慎,所选用的木材都是从林芝和山南等地采购的优质桦木,经过熏烤干燥,或者在温泉中泡上几天,然后放在畜粪里沤制,半年后再经水煮、烘干、刨光成型,才能刻版。刻好的版子放进酥油里熬煮,才能经久耐用,这样的雕版具有不易被虫蛀、不易腐烂、质地坚韧等特点。”强白老人展示完雕版工具,随后拿起刻刀,专心示范。
  除了雕版外,普松村群众平时用这门手艺发展了许多小手工艺品,最好的当属“隆达”。“隆达”即“风马”,把文字与相关图案印在布料上,挂在山顶或房屋外树枝上,以此祈求好运亨通。
  从前,普松雕刻艺人的作品主要以佛教经文、医药经典和历史文献为主,如大藏经《丹珠尔》藏医学《四部医典》等。跨入新时代,随着旅游市场日益兴起,普松雕刻的内容逐渐向艺术产品、旅游产品演变,如《山河图》《吉祥八宝》《文香故里》等特色雕刻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为当地农牧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如今,雕刻艺人将传统民间雕刻技艺与现代雕刻艺术结合,不仅有文字雕刻,还有图文并茂的图案雕刻。作为“尼木三绝”之一的普松雕刻,凝结着西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保护传承中,普松乡的群众更是借助民族文化打开了通往小康生活的致富大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