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璀璨明珠
作者:仁增才郎
来源:中国藏族网通
时间:2021-10-28 16:25:37
点击数:
白居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孜镇,藏语称"班廓曲德",意为"吉祥轮大乐寺"。“费黄金3666两、银器25件、水银2000两、金箔1050卷、铜1055克、青稞2553钱。食用青裸1007000克、酥油48500克、珠宝、酥油、衣物、食具、粮、米等(价値)12400钱……。”(出自《江孜法王传》)这些看起来有些令人瞠目的数字,记述的正是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今称白居寺)中一座宝塔初建时的盛景。
在藏语中,白居寺被简称为“班廓德庆”或“班廓曲第”,含义是“流水旋涡处的塔”。这座寺院位于江孜县白居路西北端,与雄峙其左前方的宗山形成犄角之势,于藏历土狗年即1418年由江孜法王热丹滚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杰依据胜乐坛城集合图形建成。此时正值藏地帕竹政权时期,江孜地区被称为“年堆江孜瓦”,是卫藏十三大宗之一。早年曾追随萨迦派仁达哇等著名佛学大师学习佛法的一世班禅克珠杰,由于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很快成为学富五车、闻名卫藏的佛学大师。1413年,时任江孜法王的热丹滚桑帕为了宏传江孜地区的佛教文化事业,决定邀请这位大师到江孜主持佛教事务,封克珠杰为江孜佛教总管,参与并策划江孜宏佛事宜。克珠杰应邀前往,并会同江孜法王策划建造一座宏大的寺庙[1]。法王随即决定将江孜庄园和上部城堡两地各辟出分别可以播种388克和111克4升共499克粮食的土地面积用于寺院的修建。这就是最初白居寺的位置。
[1]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白居寺的始建年代和主持人有争议,但支持法王与一世班禅合建的为大多数。
根据白居寺所藏手抄本《娘地佛教源流》记载:“木马年(甲午、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饶丹衮桑帕建立大菩提,内供万余佛像,壁上也满绘佛像或菩萨像。于阳土狗年夏末之箕宿月望初二日,该寺(白居寺)经堂等奠基。”阳土狗年是明成祖永乐16年,也就是说,白居寺大经堂,即措钦大殿于公元1418年开始奠基修建。法王下令从前藏地区召请当时著名的金银匠查布巴,泥塑工匠多尔杰和木匠曲札等到江孜柳,并从尼泊尔请来铜铁匠,在江孜举行了白居寺大典主题工程的盛大奠基仪式,拉开了白居寺修建的序幕。大殿至1425年竣工,历时八年,一共花费“黄金240钱、白银32200钱、酥油7600克、青稞35000克、金银等各种捐赠32860钱。”此后,费时十余年修建了又称“十万佛塔”、“菩提塔”、“大宝塔”、“白居塔”的吉祥多门塔,于1436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据记载,出席这次开光仪式的除了江孜法王和一世班禅外,还有以贡噶坚参贝桑波为首的卫藏著名佛学大师和其他区域的几位法王。
这座宝塔通高42.5 米,塔基直径62米。全塔实心,共108门,76 间龛室。塔肚以下共4层,平面为四面12角;第5层为覆盆状塔肚,其上分别为一四方体、十三天、塔伞及金幢。塔的各层之间皆有彩绘装饰的石砌转经围廊,76座龛室内均有塑像、壁画,称为“十万佛像”。这样宏大的规模,无怪耗费了如本文开头所述的一个巨大数字了。这样的耗资,如果江孜地区经济发展不到一定的程度,根本不可能承受。这也从侧面展示出十五世纪初叶至中叶,江孜地区作为茶马古道上商贸重镇的地位。
白居寺两座主体建筑完工之后,又相继修建了拥有二十座角楼的大围墙、十七座札仓和众多僧舍等附属建筑。最终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寺塔合一典型样式的著名寺庙。

白居寺的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集宗教和艺术于一身、寺塔格局都完整保存的、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因此成为研究建筑史、宗教史的珍贵实例,也见证了当时的历史、宗教、社会、多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吉祥多门塔造型绝妙、巧夺天工,是藏族工匠们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重要的建筑杰作,寺内现存大量的佛像,壁画等,造像奇特优美,形象逼真,反映出“十分成熟和最为光辉灿烂的的早期藏传佛教艺术” (法国藏学家海瑟·噶尔美),也见证了藏族人民精湛的制作工艺水平、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西藏与内地、尼泊尔、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
另外,除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外,白居寺始建于藏传佛教各教派对峙严重的时代,其一寺容多派的特质在西藏地区、乃至整个佛教寺庙中都是少有的,并一直延续至今:格鲁派、萨迦派和夏鲁派依然在白居寺中和谐共存;白居寺由此成为研究藏传佛教历史与发展的重要实物遗存。

[1]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白居寺的始建年代和主持人有争议,但支持法王与一世班禅合建的为大多数。





其中,吉祥多门塔造型绝妙、巧夺天工,是藏族工匠们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重要的建筑杰作,寺内现存大量的佛像,壁画等,造像奇特优美,形象逼真,反映出“十分成熟和最为光辉灿烂的的早期藏传佛教艺术” (法国藏学家海瑟·噶尔美),也见证了藏族人民精湛的制作工艺水平、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西藏与内地、尼泊尔、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
另外,除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外,白居寺始建于藏传佛教各教派对峙严重的时代,其一寺容多派的特质在西藏地区、乃至整个佛教寺庙中都是少有的,并一直延续至今:格鲁派、萨迦派和夏鲁派依然在白居寺中和谐共存;白居寺由此成为研究藏传佛教历史与发展的重要实物遗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