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妙趣横生的高原斗牛节

作者:林如萱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09-21 10:23:47 点击数:

“数羊头”活动
边歌边舞的入场式、唱着祝词的“数羊头”活动、激动人心的斗牦牛、妙趣横生的赛马和赛牦牛及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18日起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轮番“出马”,上演一出独一无二的高原斗牛节。
    虽然斗牛节12点左右才正式开始,但白朗县者下乡海拔4000多米的草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卓嘎一家因为住得远,17日下午5点多就赶到了这里,在山坡上搭起了黑色的氆氇帐篷。
    “我们每年都来看,很热闹,很有意思,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卓嘎一边煮着酥油茶一边跟记者闲聊。
    者下乡的老书记加布告诉记者,斗牛节出现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最开始只举行牧人比富的“数羊头”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慢慢形成了今天以斗牦牛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节日。
    18日中午12时,者下乡7个村的歌舞表演队用后藏歌舞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场式,拉开了今年斗牛节的序幕。当观众还沉浸在六弦琴和后藏姑娘小伙的甜美歌喉时,不远处滚滚的浓烟打断了人们的思绪:一大群绵羊和山羊冲进了比赛场地,“数羊头”活动开始了。
    只见一个年轻的牧民站在场地中央,几百只羊在人群的“围堵”下一圈一圈地围在牧民周围,最外面的羊因为不安全感左冲右突地想挤到中心去。而牧民的任务就是在这混乱的状态中数清楚自己家究竟有多少羊,这至少需要一刻钟时间。
    这段时间也是38岁的旺久最得意的时候,最近几年他每年都负责在这个活动里唱吉祥祝词。“数羊的时候,有人要把领头羊抓出来,我要用歌声从头到脚地夸奖这只领头羊,并祝福羊群。”一身旧西藏宫廷盛装的旺久得意地说。
    与此同时,牧民家的长者一边向羊群洒着祝福的糌粑,一边用幽默夸张的词汇“吹嘘”自家牲口,惹来围观群众的哈哈大笑。
    相比之下,斗牦牛比赛就惊险刺激多了。
    今年共有8支参赛牛群,每支队伍里,最强壮粗野的种牛是冲锋上阵的“种子选手”,其他十几只母牛和小牛负责为这只种牛“壮胆助威”。比赛采取单淘汰制,8支队伍分成4个组,胜出的4只种牛再抽签进行半决赛和决赛。
    者下乡现任书记仓木决说,种牦牛通常以角斗来争夺在牛群中的支配地位,失败的一方往往从此一蹶不振,胜出者则成为当年的“牦牛至尊”。斗牛比赛规模最大时曾有30多支参赛牛群,最激烈的一次两只种牛斗了近1个小时。
    18日的斗牛最精彩的一幕出现在一场半决赛中。准备上“战场”的两只种牛披着锦绣绸缎,在母牛和小牛的簇拥下呼呼喘着粗气,一副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主人和帮手也不轻松,他们脖子上挂满了吉祥的哈达,一边洒着糌粑,一边发出“嗬嗬”的驱赶声。
    刹那间,两只种牛冲向了对方,四只牛角死死地顶在一起,瞪大了的牛眼充满了愤怒;在观众的加油声中,比赛难分胜负,战场在扬起的尘土中从这一头转到了那一头,逼得观众惊呼连连、不断后撤。
    6分钟后,其中一只种牛终于扛不住扭头落荒而逃,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另一头种牛的主人拉巴高兴得跳了起来。这种喜悦延续到了最后:他的种牛获得了冠军。
    “前年我这头牛拿了第三名,去年第二名,今年拿了冠军,我高兴坏了。”拉巴兴奋地说。普村的村民分享了拉巴的喜悦,大家纷纷往种牛身上抛哈达。
    19日和20日数千名观众连续两天欣赏到了后藏风格浓郁的民族歌舞表演,还进行了赛马和赛牦牛比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