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拉萨城关区“文化大餐”香飘四方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10-11-21 09:33:00 点击数: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紧紧围绕提升档次、整合资源、活跃生活、全面推进的思路,始终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引导、积极扶植、多元启动的原则开展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工作,让一朵朵文化之花在红山脚下盛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关区在有条件的乡村采取乡村筹资为主、群众投劳、政府增添设备、配备图书等措施大力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在2009年和2010年,城关区先后投入近2300余万元,新建夺底乡、娘热乡2个乡级文化站,新建蔡公堂乡白定村、纳金乡蔡村、嘎巴村和塔玛村4个村级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在城关区政府大院新建城关区文化馆。目前,城关区已建成农家书屋9个,社区书屋16个,并投入50余万元资金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全区每个乡都有文化站,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室,在32个城市社区中,有27个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均建起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这些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的不断充实完善,文化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居民群众举办各项文化文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壮大文化阵地队伍。每年,城关区从文化建设经费中支出大量资金扶持基层文艺队伍,给文艺队伍解决服装道具和演出交通补贴,为他们聘请专业教师,开展业务辅导,组织专业培训,全力支持基层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通过整合已形成六种文艺体系,组建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17支,业余演员400余人,这些队伍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常年活跃在最基层,除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外,还承担了自治区、拉萨市各大节日的演出任务、外事外宣接待任务和城关区“三下乡、四进社区”文艺演出等任务,成为拉得出来、唱得响、深受群众欢迎的队伍。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保障农牧区的群众都能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城关区先是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先后建立了16个电视收转站,不断在改造弱信号、增添节目套数、提高收视品质上做文章;2009年又大力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为区属4259户农牧民家庭安装了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目前城关区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覆盖面已经达到了100%,农村居民收视套数由原来的3至6套提高至48套,农村的收视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城关区大力实施电影“2131”工程,每年在农村放映电影场次均达到600场以上,大力实施电影进学校、进寺庙工程,为学校和寺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为有效的形式和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搭建文艺展演舞台。城关区积极鼓励各艺术团体开展文艺创作,并将文艺团体创作的精品节目搬上每年一度的春节、藏历年电视颁奖晚会,激励各民间艺术团体不断打造文艺精品,向专业化方向迈进。同时,对涌现出的“城关之星”颁发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民间艺术人才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民间文艺能人。近年来,城关区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旅游文化艺术节暨嘎吉林青稞酒节,在艺术节期间,协调区内文艺团体参加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吸引其他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演出,促进基层文艺队伍开展文艺交流,提升自身文艺创作能力,带动经济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