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湖之舞》又一个叫得响的原生态舞蹈

作者:刘峥 来源:西藏商报 时间:2011-02-26 09:46:00 点击数:

   近几年的藏晚舞台上,来自农牧区的原生态歌舞总能成为晚会的亮点,而且这些节目借助藏晚舞台,走向区外,登上更大的舞台。像拉孜农牧民表演的《飞弦踏春》、山南农民表演的《卓舞》、那曲比如县牧民表演的《打墙舞》都是如此。今年的藏晚也不例外,班戈县牧民表演的《天湖之舞》又将成为2011年藏晚舞台上的亮点。
  由班戈县尼玛乡地地道道的牧民表演的谐钦《天湖之舞》,是由自治区歌舞团的编导沙丁和格次、才旺卓玛共同打造的。说演员是地地道道的牧民,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牧民,而且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在专业的舞台上表演过。
  “《天湖之舞》是我们在班戈谐钦的基础上创作的,我们保留了谐钦的基本元素,在牧民们平时表演的原始动作的基础上,让舞蹈的动作和姿态更富美感,让舞蹈的队形更适合在舞台上表演,因为她们平时的表演是在草原上,队形显得更加自由奔放,但也略显杂乱,所以可以说《天湖之舞》是我们在牧民原生态歌舞的基础上稍加修改提高并加以美化创作出来的。”
   沙丁说:“比如舞蹈开场,女子阵容一打开,男子们相对而坐的画面是草原上最常见的——寓意是剪羊毛的场景。还比如,有一个演员手搭凉棚的动作,这动作在西藏的农牧区都很常见,也是农牧民最为熟悉的动作。因为在草原上,阳光很强,只有用手在眼前搭一下,阳光才不会刺眼,也能看的更远一些,这种在生活基础上加以提炼的舞蹈动作很生活化,大家一看就会明白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含义。”
  “演员们唱的是什么?”记者问。
  “他们唱的是牧歌,就是平时生活中他们唱的那些歌,大概意思是赞美山美水美人也美,还有就是表达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沙丁说。
  “《天湖之舞》有没有可能像《飞弦踏春》和《卓舞》那样,在藏晚播出后一下子火起来,甚至会走得更远?”
  “这个我还不敢说,只有看以后的情况了,但从排练和录制的现场反映看,效果不错,我倒希望这个节目能走得更远。”沙丁说,“我很高兴,现在这个节目已经被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型晚会导演组选中了,从这点看,我感觉出了这个节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据说表演《天湖之舞》的演员是从班戈县尼玛乡400多名牧民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在专业舞台上演出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