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西藏自治区新版《诺桑王子》拟于雪顿节亮相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文化网 时间:2014-05-10 12:24:00 点击数:
 

旧版《诺桑王子》
 
  8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西藏传统优秀剧目“八大藏戏”第二部《诺桑王子》目前已完成恢复编排,并通过剧目框架初审,拟于今年拉萨雪顿节开幕式上举行首演。包括《诺桑王子》、《苏吉尼玛》、《朗萨雯波》、《卓瓦桑姆》、《赤美滚丹》、《顿月顿珠》、《文成公主》等剧目。
  为加大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创新力度,大力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自治区文化厅启动了传统“八大藏戏”改编提升项目,包括《诺桑王子》、《苏吉尼玛》、《朗萨雯波》、《卓瓦桑姆》、《赤美滚丹》、《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文成公主》。其中首部剧目《白玛文巴》已于去年改编完成并成功上演,反响较好,并完成了数字化录制。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部《诺桑王子》去年10月中旬完成剧本改编,今年藏历新年后开始排练,历时一个多月,目前,该剧目已完成恢复编排,并通过区文化厅剧目框架初审。
  改编后的《诺桑王子》在服装、道具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音响、灯光等方面还融入了很多现代和科技元素,但我们改编的宗旨是‘升华、浓缩和提炼’,所以改编后并不会影响原剧的主题。”该负责人说,剧目改编的难度在于将原来演两三天的内容浓缩成两小时左右的剧情,而且要保持表达的主题及思想不变。
  《诺桑王子》讲述的是人间王子与天界仙女之间的浪漫神奇的故事,是藏戏最古老、传演最广泛的传统剧目之一。据悉,该剧目的改编由自治区藏剧团完成,参演人员都是藏剧团的演员,共有70余人。
  该负责人表示,自治区文化厅日前对改编后的《诺桑王子》进行了剧目框架初审,演出时间约为两小时,在剧目框架初审中,领导和专家对改编后的剧目初架主要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希望能在剧情上克服平白的叙述手段,部分剧情要凸显出扣人心弦的效果,二是建议伴奏乐器多用民族乐器,并扩大编制,民族乐器更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三是要将广场剧目升华、浓缩和提炼,并溶入现代科技表现手法,让舞台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
  “目前自治区藏剧团正在加紧排练《金色家园》,并于6月3日至5日赴京演出,演出完后他们将继续排练和改进《诺桑王子》,该剧目拟定于拉萨雪顿节开幕式首演。”该负责人说,今年下半年将启动“八大藏戏”第三部剧目剧本改编工作,但目前尚未确定具体启动的时间及剧目名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