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十二卷本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丛书在藏发行

作者:徐驭尧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9-10-23 14:38:00 点击数:
       10月22日,十二卷本《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丛书在拉萨发布。该丛书采取档案影印方式出版,收录档案共1394件,时间横跨604年。档案原件主要由八思巴文字、满文、蒙古文、藏文、汉文、托忒文等六种文字。
发布会现场  柴济东 摄
       这批蒙满文档案涵盖公文、书信、实物资料等多种类型,其中既有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之间的公文往来,也有西藏贵族与蒙古王公之间的往来通信。“这些档案既真实记录了历史上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情况,又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委原书记、研究员车明怀介绍。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次珠作主旨发言  柴济东 摄
图书赠送仪式  柴济东 摄
       档案资料显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自1324年起,中央政府即同西藏地区有丰富的公文往来。以清代档案为例,丛书选录了250件清代皇帝诏书、21件上谕、44件政府有关机构及官员文书,明确记录了从清朝建立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央政府一直对于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乌云毕力格作主题发言  柴济东 摄
       在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历史中,蒙古文是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历史上,西藏曾长期受蒙古文化影响,蒙古王公也多信仰藏传佛教。“在这批档案中,既有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之间以蒙满藏三种语言文字书写的往来公文,还有驻藏大臣以蒙古文同皇帝的通信。这足以证明蒙古文字在中央政府治藏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乌云毕力格在发布仪式上说。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党委书记、馆长李天明作工作总结   柴济东 摄
       该丛书采取档案影印方式出版,同时形成了109万字汉文译文。“影印的历史档案是最珍贵的历史文献。它能反映当时最真实、最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了解、研究西藏历史提供了依据。”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说,“通过研究这些原始的资料,档案将让研究者接触最原初的真实历史,为中国西藏研究拓展世界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