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仁县倾力把文化产业推上快车道

作者:萧柳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08-01-16 08:57:15 点击数:
地点:青海省会议中心
    嘉宾:更 太 人大代表 同仁县县长
    更登达吉 政协委员 同仁县政协常委
    主持人:本报记者  
    关键词:文化产业
    主持人:在青海的民族文化园地上,黄南的热贡文化艺术无疑是一枝充满神奇魅力、经久不凋的奇葩。近年来,这株扎根于黄南的文化艺术之树又发出产业化的新枝,并实实在在给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成了许多农牧民手里一棵飘金落银的“摇钱树”。如何将这一含金量很高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并全力推上发展的快车道,这应当是目前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使这一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打造品牌,上档次、出精品,政府和民间又下了哪些功夫?
    更太:发展文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引导的一条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感这张“牌”打对了,不但扩大了热贡艺术的知名度,而且使许多农牧民因从事这一产业切实受益,政府在这里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大力引导和扶持。热贡文化在黄南,而中心又在同仁县,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所作为。“十五”以来,我县年均投资150余万元,培养了大批热贡艺术从业人员,成立了协会,扶持起了一批热贡文化龙头企业,引导农牧民走“公司+农牧户”的路子,推动热贡艺术产生规模效应。目前,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村的热贡艺术品供不应求,年产值已达2300余万元,培养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创新经营方式的同时,着力加大宣传,拓宽市场。通过畅通艺人培训渠道,扩大从业人员队伍,组织热贡艺术精品赴外展出和热贡艺术作品博览会等方式,使热贡艺术的宣传和推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力度,其收入也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稳定的非农牧收入,各类热贡艺术从业人员达2000人,热贡艺术品年利润已达1400多万元。 
    更登达吉:在培育热贡艺术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然是做产业,追求效益是固然的。我们更注重打造品牌,打造精品,绝不能只盯效益不计其余,那样就会毁自己的路,砸自己的碗。为此,积极鼓励热贡艺人走出去取经、传艺,邀请省内外专家前来交流,走文化产业保护与创新的路子,鼓励和引导民间艺人对热贡艺术品的内容、装裱、品种等进行创新,使热贡艺术品由单一的以宗教传统内容为主向传统和现代内容相结合的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选材用料上绝对摒弃以次充真的功利意识,努力推动热贡艺术在沿袭传统并加以创新的过程中上档次、出精品。决不允许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有丝毫的毁损。也正因我们视精品为灵魂,视品牌为命脉,热贡艺术在文化产业之路上才能走得又好又快。由安多地区热贡艺人共同绘制的600米唐卡长卷创下了世界吉尼斯之最;新一代艺人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北京等地举办的热贡艺术博览会上获得殊荣。文化产业需要我们共同倾力才会驶上快车道,而热贡文化这棵艺术之树也更需要大家共同呵护才会常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