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热贡艺术”保护进入科学新阶段
作者:姜辰蓉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1-03-03 09:34:00
点击数:
3月2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已获文化部正式批复,这标志着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入科学、有序的新阶段,对于优化热贡文化生态环境,更好地保护热贡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意为“金色谷地”)而得名。2009年,以唐卡、堆绣、泥塑为主要代表的“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08年8月,实验区建立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及时启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规划编制单位。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总体规划,涵盖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泽库、尖扎三个县,区域面积为黄南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62.5%,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调查与理论研究、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现状分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与保护内容;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与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方式、保护与保障措施以及分期实施方案等内容。《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5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