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 保持原生态再创新
由中央统战部组织,中国西藏网主办的“同心2011网络媒体藏区行”一行记者走进了青海黄南热贡画院,与这里的师生和唐卡艺术大师进行了交流。来自国内主流媒体记者深入藏区,切身的感受到了藏民族所创造的独特优秀文化的魅力。
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创建于2006年,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吾屯村,是具有传统藏式风格的文化艺术机构。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热贡艺术”就名列其中,2008年6月我国的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又把“热贡”地区列为即闽南、徽州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而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唐卡则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集中表现。
热贡画院正是从事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展览、研讨、培训、收藏的综合性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立志于弘扬、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画院从黄南州儿童福利院招收了10名孤儿,又先后招收了23名特困家庭学生,让他们免费学习唐卡绘画技术。一方面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用以生活,另一方面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唐卡绘画艺术。
唐卡绘画大师桑斗合介绍说,传统上唐卡画师绝大多数来自寺庙传授或家传,而且还要经过上师的灌顶、加持等众多的仪规。在藏地,只有喇嘛及在家男性才能绘制唐卡。但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唐卡的绘画艺术,桑斗合大师将这门艺术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过去主要是寺院里的艺僧画唐卡,平常人学会了这门手艺,作品也得经过寺院活佛高僧或是宗教界知名人士的肯定,女人绘画唐卡是不可想象的事。卓玛从小就对绘画唐卡感兴趣。我到寺院问一位活佛,女孩子到底能不能画,活佛说可以。我才开始教卓玛。”桑斗合说。
如今13岁开始随父学习的多杰卓玛成为了第一位女性唐卡画师,她笔下的五彩世界祥和中透着神秘。现在,她3岁的儿子也能一板一眼的画起唐卡。桑斗合大师的一家都在为发扬唐卡绘画艺术做着不懈努力。
现在热贡艺术不断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外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同时推动了青海省先进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至2010年7月,每年平均接待国内外游客37万人次,占同仁县旅游总人数的85%以上,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