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五大产业向特色之路迈进
近两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的机遇,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努力把五大产业打造成特色工业,使特色工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海西州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要求,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深加工相结合的石化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多金属采选与冶炼相结合的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以煤炭开发与煤化工为主的煤化工业;以中藏药材、绿色食品、保健品、生物制品相结合的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等具有柴达木特色的五大产业体系。经过努力,特色工业产业布局已具雏形。基本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各园区间以若干支柱产业为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截至目前,全州103户规模以上的特色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亿元,基本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配置,循环经济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显著增强。
海西州开展了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和资产重组,全州76个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重组或依法破产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民营经济,中信国安、青海碱业、庆华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在海西扎根并迅速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国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挂牌成立,同时,以中科院盐湖研究所为主,成立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搭建起了政府、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平台。由于对特色工业项目的协调服务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为了把五大产业打造成特色工业,海西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海西工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今年“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及特色优势产业论坛”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初步谋划了“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初海西发展循环经济及特色优势产业的工作思路。并抓紧谋划了一批园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的项目。目前,已全面启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与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培育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对4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15个专项规划的40个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展开科研、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