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五届民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已经确定
青海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资料图片(摄影:拉吉卓玛)
青海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3年8月26日至30日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为充分展现全省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更好地宣传这一民族传统体育盛会,经过广泛征集、专家评审、筹委会审定,最终确定本届民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分别为《欢聚海西,飞扬民运》、《相约海西》和《杞杞Qiqi》。
本届民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确定工作分征集、评选、审定三个阶段,征集工作由民运会筹委会办公室组织实施,评选工作由省民宗委牵头组织,青海省第五届民运会筹委会聘请省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应征作品分类评选,每项评选分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进行。2012年12月21日、24日,经筹委会同意,青海省第五届民运会筹委会办公室在《青海日报》、《柴达木日报》和柴达木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刊登《关于征集青海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会歌、吉祥物的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截至2013年3月10日,共收到应征作品408件,其中“会徽”225件、“会歌”105首、“吉祥物”78件。根据历届民运会惯例,4月16日,省民宗委组织评委会专家在西宁市召开评审会议,经过初评、复评,遴选推荐“会徽”、“吉祥物”作品各3件,“会歌”作品1件,报筹委会审定,其余入围作品分别被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经筹委会研究审定并经省政府同意,最终确定本届民运会“会徽”为河南省平顶山市一画美术工作室陈奎昇设计的《欢聚海西,飞扬民运》,“吉祥物”为浙江省温州市苏珍珍设计的《杞杞Qiqi》,“会歌”为湖北省黄梅县汪小林作词、王文东作曲的《相约海西》。
会徽《欢聚海西,飞扬民运》以“青海”、“德令哈”和“柴达木”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Q”、“D”、“C”和代表第五届民运会内涵的阿拉伯数字“5”为设计元素,勾画出一名身着传统民族服饰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体育健将形象。飞扬的哈达、舞动的彩带、冲刺的体育健将寓意腾飞、和谐、发展,象征拼搏、进取、精彩,体现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民族体育健身基础;传达出“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体育宗旨;诠释了“团结、和谐、文明、奋进”的青海省第五届民运会主题,预示着本届民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其色彩为红、黄、蓝三色,红色代表太阳和活力,黄色象征沙漠与戈壁,蓝色寓意湖泊和天空,标志整体简洁、大气、新颖,便于制作、传播和推广。“吉祥物”《杞杞Qiqi》以“柴达木枸杞”、“哈达”、“青海湖水”、“祥云”为创意元素,以“柴达木枸杞”为主体,传递出柴达木鲜明的特色,他肩披“五彩哈达”欢呼而来,哈达上五彩斑斓的颜色象征柴达木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黑色代表石油、煤,白色代表盐的世界,蓝色象征多种金属矿藏,绿色代表丰富的药材资源,金色是丰收的喜悦,彰显出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的美称,“哈达”上还融入了柴达木传统的吉祥图案,富有青海的少数民族特色,充满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吉祥物身穿融入“祥云、青海湖水”的运动服,突出运动会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动感十足地向前奔跑,展示出运动员奋发拼搏的赛场英姿和体育精神;竖起大拇指,预示着本届民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吉祥物阳光可爱、健康向上,洋溢着热情、友好与和谐,张开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相聚,火红的颜色充满喜庆,营造出欢乐祥和、精彩纷呈的节日氛围,象征本届民运会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