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地名历史文化释义》专家审定会召开
近日,由海西州民语办编撰的《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蒙汉和藏汉两书专家审定会在西宁召开。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钱国庆;青海民族大学教授才仁巴力;青海民族学院教授仁青多杰;青海省藏语佛学院副院长完玛冷智;青海省民委语委办主任梅才让;原青海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青海省少数民族翻译协会会长戈明;原青海省人民政府翻译处主任、译审范公保;原海西州广电局局长、副译审齐•布仁巴雅尔;蒙古语言博士孟克德代力格日等专家学者和州民族语文办公室部分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民语办主任秦建文主持。
会上,与会专家听取了由州民语办调研员多杰才旦同志简要介绍搜集、整理、编译《海西州地名历史文化释义》一书的有关事宜。还分组审定蒙汉和藏汉两本书籍.《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一书搜集、整理、编译的全过程,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整个工作中遇到重重困难,但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以身作则,以强大责任感和紧迫的使命感,最终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了此项工作。
副州长钱国庆代表海西州委、州政府,为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为编纂出版《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
他指出: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强国的战略不仅需要现代文明的创新推进,更离不开各民族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深厚滋养。为了弘扬我州独特的民俗和地域文化,做好地名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海西州民族语文办公室搜集整理编译了《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该书籍在省民委、州委、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在历任领导的共同关注下,在相关负责同志的不懈努力下,尤其是州委书记文国栋同志为该书亲自作序,历经几年的艰辛工作,即将进入出版发行阶段。
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海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独特绚烂,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地处高原、偏僻、信息闭塞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诸多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地名古迹不可避免的被曲解、误解和以讹传讹,甚至流失灭绝。故此,为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还历史本来面目,为地名正确释义,编委会和各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克服了交通不便、路途遥远、采集难度大等种种因素,赴全州八个地区,走访入户600多家进行收集、整理和编纂工作,最终完成了《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在这里,我代表州委、州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州民族语文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编撰高质量、高水平的民族语言文学作品,是民族语文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州民族文化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以此次审定会为契机,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地区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希望与会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对《海西地名历史文化释义》一书给予高度关注,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对待此次审定工作,尊重历史,尊重民族,还原事实,从而使本书能够经得起学术的推敲、历史的检验。他指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创建民族团结、地名文化探索等上面推进有力,有创新,有突破。在下一步工作中学习、采纳专家很多很好的建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地名历史文化释义工作,保证历史地名的准确性、权威性,深入挖掘历史地名文化,做好做实历史地名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