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举办“让历史走出博物馆—宗日文化”进校园活动

作者:徐远航 郑永超 来源:海南融媒 时间:2025-11-14 09:35:12 点击数:
  以文博资源为载体、思政教育为核心、文化自信为根基,11月11日,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启动为期一周的“让历史走出博物馆——宗日文化”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以讲好文物故事、筑牢文化自信为内核,将丰富的文博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打造了一系列“可看、可听、可感、可悟”的沉浸式社会教育课堂,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活动中,海南州民族博物馆主动“走出去”,将馆藏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实现了文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受邀开讲,以《黄河上游宗日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题,从宗日遗址的发掘历程、彩陶纹饰的文明寓意,到宗日文化对黄河上游早期文明的塑造作用,为学生们系统解读了宗日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高原历史文化课。
  “这是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洗礼,让我对辉煌灿烂的宗日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教师张大锦在听完讲座后感慨道,“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会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努力让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与积极弘扬者。”
  除了知识理论的输送,海南州民族博物馆还将“彩陶课堂”搬进教室。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讲解了宗日彩陶的纹饰特点与制作技艺背后古人的智慧,还准备了陶泥等材料,让学生们亲手体验塑形、刻画的过程,近距离感受古人的造物智慧。“历史书里的文物‘活’了!”切太措同学兴奋地说,亲手做彩陶的过程,让她对宗日文化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文字上,对历史的理解一下子深刻了许多。
  此次活动既有文化厚度,又有实践温度,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宗日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更填补了课堂教学中本土文化实践的空白,让植根高原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文化自信的种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