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钱袋鼓了 笑容多了 日子美了

作者:才让本 杜金萍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5-01-23 09:49:05 点击数:
  一湾碧水,朝看日出,暮观渔火,共和县龙羊峡镇后菊花村是高原上少见的渔村。滚滚黄河奔流而下,经龙羊峡水电站,造就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风光,下游的后菊花村恰在平湖之畔。
  每年夏初至深秋,不少游客来到海南地区都会去龙羊峡看龙羊湖水,赏渔灯闪烁,过农家生活,品农家美食。在龙羊峡镇的13个行政村里,后菊花接待的游客排名靠前,乡村旅游也是所有村里发展较好的一个。
  守着黄河水,如何用好黄河发展旅游,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后菊花村这些年的探索之路给出了答案。
  临近春节,来到后菊花村,走在临村的黄河木栈道上,冬日暖阳驱散了寒意,飞鸟掠过,万里黄河烟波浩渺,别有一番意境。
  在与后菊花村党支部书记崇尚峰聊天中记者得知,总结后菊花村乡村旅游发展之路,重在党建引领,锚定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崇尚峰介绍,一直以来,后菊花村全面提升乡村环境整治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实现由“脏乱差”到“农村美、产业强、百姓安”的精彩蝶变,多措并举奋力谱写“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引领生态保护,带动绿色发展“提质”

  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后菊花村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党支部+网格员+联户”模式,确保生态保护到位。
  全力构建党员带头示范、公益性岗位人员主要负责、村民共同参与的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格局,总结推行“每月
  520”全村卫生清洁常态做法及机制,实施外墙保温层改造项目、村级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及水厕修建项目,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村监会、村民理事会、渔业协会和全体党员共同监督,杜绝在禁牧草场、耕地、林地放牧乱象;在休渔期坚决禁止下水捕鱼,在捕捞期坚决禁止私改电路灯具、违规使用塑料袋等行为,确保库区沿岸干净美丽,村庄环境整洁卫生。
  村“两委”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在2.36公里主干道两侧种植丁香、金叶梅等景观树,对32公顷黄河沿线小流域内吊干杏、丁香、沙枣树等灌木丛进行施肥浇灌,对680亩退耕还林地进行提质改造,土壤退化流失风险明显降低,生态、经济、旅游效益明显增加。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绿色经济“提速”

  “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后菊花村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好做法好经验,确立村庄建设“一轴两圈四区”发展规划,带动绿色经济“提速”
  依托后菊花村“七梁八湾”风景、“菊花古城”等历史人文印记,建成“九曲里”乡村旅游接待点,2022年开园以来,带动村民就业及联农带农60余人,帮助群众增收约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修建具有畜棚4座、晒粪场、饲料存贮场、青储饲料储备一体的高标准养殖场,以“1+1+N” (一个党支部、一座养殖场、N户养殖户)模式运行,形成符合本村实际的绿色、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积极和3家单位对接经费支持,组织党员干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到甘肃、西宁、海东等乡村旅游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强的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好经验,举办直播带货、丰收节等文体活动,助力群众农副产品销售增收,探索建立“龙羊土货集市”农副产品销售联农带农点。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带动乡风文明“提效”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效的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全面推动了乡村振兴。后菊花村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庄治理体系。
  健全完善自治机制,形成“村委会+网格员(党员)+农户”机制,以新修订《村规民约》中“六提倡六禁止”为遵循,完善一榜四组(红黑榜、道德评议组、政策宣教组、禁毒禁赌组、红白理事组)组织建设,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
  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法治文化理念与推进后菊花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和法治文化长廊作用,讲好法律政策、做好普法活动,推进平安村庄建设。
  弘扬德治文化精神,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载体,“一月一主题”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连续3年度评比“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传承演绎后菊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推动全村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后菊花之所以从“脏乱差”变为“农村美、产业强、百姓安”,党建引领、党支部书记领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举增强了村干部的威信,赢得了大家的广泛支持,彻底改变了各族群众的“等靠要”,从而实现了“闯改创”。
  2021年以前,后菊花村级集体经济因发展薄弱在共和县排名靠后。四年过去了,如今的后菊花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较2021年增长近3倍,真正实现了从“偏穷乱”向“绿富美”的华丽转身,各族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笑容多了起来、日子也美了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