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电力到绿色算力
作者:肖玉珍 赛维
来源:海南报
时间:2024-12-24 11:59:17
点击数:
“碧水映丹霞,光伏接连天,大数据、绿电网、新能源……”这是为海南州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一首歌曲,歌中描绘出一幅生态优美、团结和谐、转型发展的壮美画卷。十八大以来,海南州凭借清洁能源的“五子登科”,一举打破了千百年来依赖传统畜牧业的产业格局,华丽转身成为清洁能源主导的新兴产业之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成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绘制的宏伟蓝图。海南州始终铭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海南州全力以赴,致力于打造全国新型清洁能源“千万千瓦级”示范基地和“西电东输”的主力基地,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2024年1月,中共海南州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州、农牧业稳州、清洁能源强州”的宏伟战略,并确立了“以‘清洁能源+’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为清洁能源产业的腾飞指明了方向。
在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国家能源集团海南公司青豫二期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旁,一个可容纳500只羊的“光伏牧场”和谐共生。成群的藏系绵羊在光伏板间悠然啃食青草,宛如珍珠般点缀在这片“蓝海”之中。截至目前,共和县塘格木、沙珠玉、恰卜恰、铁盖及兴海县河卡镇红旗等5乡14个村,已与黄河水电、大唐、国能等10家光伏企业共建了14个光伏生态牧场,养殖规模达1.3万只,在建的光伏牧场更是多达17个。
清洁能源的发展不仅为农牧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更创新了扶贫模式。投资3.44亿元的装机容量50.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持带动了海南州5县173个村的7269户农户。每村每年可获得30万元以上的收益,并连续收益20年。这一举措成功探索出了“光伏产业+绿色养殖+生态保护”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11月21日,海南州成功组织了高原天路飘香“光伏羊”进京暨牦牛下江南活动。通过打造“光伏羊”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并利用光伏企业搭建的营销平台,向光伏国企、央企以及北京、江苏、天津、四川、河北、深圳等地输送了300余吨农畜产品,金额高达1700多万元。这不仅走出了一条产业绿色化、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营销品牌化的生态牧场新路子,更实现了产业效益提升与农牧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在清洁能源供暖方面,海南州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冬天,共和县城北新区玉龙佳苑小区实现了清洁供暖,居民米占刚家中暖意融融,温度计显示22℃。这份温暖来自地下1500米的地热能,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更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据了解,今年海南州在贵南、同德、兴海三县实施了清洁供暖煤改电全覆盖工程,共和县域目前集中供热总面积约为224.6万平方米。根据共和县发展改革局2022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全县天然气集中供暖价格的通知》〔2022〕155号文,自2022年10月15日起,居民用户的收费标准由5.35元/平方米/月下调至5.1元/平方米/月;非居民用户(包括单位、商铺和学校)的收费标准为6.63元/平方米/月。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节约了能源成本,更减少了碳排放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面对如此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海南州没有止步于传统的能源输出模式,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绿色算力产业的发展机遇。积极打造“清洁能源+绿色算力”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快绿色低碳等技术在示范区的集成应用,积极构建“光伏产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文明农牧业”融合发展、“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转化、青藏高原“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等八个示范新模式,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支持绿色算力产业的快速发展,海南州委、州政府从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入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先后编制完成了《海南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接下来,海南州将继续依托其独特的清洁能源优势和坚实的绿色算力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提升绿电价值,优化算力供给结构。加快构建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供需匹配、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壮大绿色算力产业规模。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中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为自治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