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人大》杂志宣传推介—海南州:绿水青山里的民主守望

作者:海南州人大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时间:2024-08-22 09:39:18 点击数:
  8月7日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4期,刊发了《海南州:绿水青山里的民主守望》文章,宣传推介海南州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全文如下
“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黄河一路奔流,在此留下千顷澄碧,这里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之南而得名。海南州地处三江源、青海湖、黄河流域三大重点生态圈,黄河蜿蜒贯穿全境,特殊的生态地位让绿色成为海南州最亮的底色。
  海南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法擦亮绿水青山底色,监督强化黄河流域保护,民情汇聚共建美丽乡村……行走在海南州,可见群山起伏,河流绵延,草原茫茫,湖光荡漾,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绿水青山中绚丽绽放。

山“绿”起来,带动民“富”起来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守护好“中华水塔”,呵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是海南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磅礴力量,海南州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了《关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奋力推进产业“四地”建设 促进泛共和盆地崛起的决议》,推动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站在龙羊峡平台远望,奔腾湍急的河水,像一条宽阔的绿色丝带,铺展在峡谷间。“龙羊”系藏语,即峻崖深谷之意。这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具有筑坝建库的天然优势。龙羊峡水电站建成后,在担负着绿色能源的生产和输送之外,“库区效应”也改善了局地生态气候,黄河两岸植被、绿地覆盖面积显著增加,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决议通过以来,当地依托龙羊峡旅游资源,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增强旅游集聚和辐射功能,精品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径越走越稳,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了大家的幸福靠山。
  几年前,龙羊新村的杨孟飞还是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民,随着龙羊新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他重新设计装修了自家小楼,办起了民宿。“我家的民宿是‘河景房’,到了旺季,房间供不应求。我们吃上了生态饭,更要好好守护环境。”杨孟飞说。
  “在我们当地,可以说是山绿起来,水清起来,带动了民富起来。”海南州人大代表、龙羊峡镇龙羊新村村委会主任冯庭忠告诉记者。

生态立法,载满看得见绿水青山的民意
  在海南州贵德县河阴镇古城社区的一家超市,可以看到收银台的显眼位置摆放着提示牌:塑料袋小的0.2元,大的0.3元,无纺布环保购物袋0.5元。来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大多自带购物布袋,没带的也多选择购买无纺布环保购物袋使用。这一场景,和自今年1月起实施的《海南藏族自治州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息息相关。
  “近年来,海南州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我们征求多方意见,经过了多次调研、修改、审议等程序,在去年9月通过了这项条例。”海南州人大法工委主任王芳介绍说。
  “少用塑料袋,是为环保作贡献。”当地居民祁珍山告诉记者:“条例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向社区的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反馈建议,其中引导居民更多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并优先在超市、车站、酒店、旅游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推广等意见,都在条例中有所体现”。
  这是海南州民主立法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海南州人大挂牌成立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联系点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立法前问需于“点”、立法中问计于“点”、立法后问效于“点”,完成9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开展走访、座谈160余次,意见征集工作覆盖群众800余人(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00条,其中有20多条建议被吸收采纳。
  近年来,海南州人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期待,修订《海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出台《海南藏族自治州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一部部盛满民意、写满民情、装满特色的“绿色”条例,镌刻着海南州人大立法工作倾听民声、顺应民意、合乎民心的为民情怀。
 
监督发力,守护黄河清水向东流
  海南州贵德县位于黄河上游,流经于此的黄河清澈透亮,两岸景色壮美,碧水丹山,相映成画,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贵德的黄河水清有其自然因素,也得益于贵德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谋划做好黄河“水文章”。
  据了解,贵德将县域44河1湿地4水库纳入河湖管理范围,分级设立县、乡(镇)、村三级河湖长200余名,明确管护范围、管护职责,逐河建立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落实“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管护措施,启动“三清一整顿”、河湖“清四乱”、“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等专项行动,实现全县河湖管护全覆盖。
  贵德县人大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持续跟踪监督,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法律责任和工作任务落实,开展黄河保护法大型宣传活动2次,宣讲《青海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等政策法规活动14场次,切实把“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体现到了贯彻黄河保护法的始终,助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引人注目的文化墙,风景秀美的小游园,独具特色的“美地花田农场”……走进河西镇团结村,村道两侧洁净卫生,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环境变化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年春天,团结村垂柳如烟、梨花似雪,游人络绎不绝,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转身。
“海南州人大已连续七年听取州人民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对黄河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十余部法律进行执法检查,确保生态环保各项法律制度落地见效,让海南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海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樊润元介绍。
 
同心共建,书写生态宜居的民生答卷
  房屋错落有致,小麦郁郁葱葱,走在村子宽阔整洁的道路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毕生龙向记者介绍王屯村发展的“绿色经验”。
  “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毕生龙清晰地勾勒出循环农牧业“造血”功能的生动画面。种植玉米后秸秆打捆转为青储饲料,从而保障养殖户的饲草需求,广大养殖户提档升级,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群众土地入股、效益分红,给乡亲们带来了真正实惠。
  “我要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情民意的收集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毕生龙以“两室一平台”为牵引,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认真倾听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反映群众的诉求,将关于加大对青海省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力度等建议带到全国人代会。他说:“我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到北京,讲述青海省基层治理改革的探索,分享乡村振兴的经验,感到非常光荣。”
  盛夏时节,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绿意葱茏,一簇簇粉色、紫色的野花开满沙丘。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提及防沙治沙的经历,青海省人大代表、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党支部书记韦强感触颇深。
  “我们家三代人造林治沙,久久为功,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近年来,韦强传承祖辈和父辈的治沙经验,活学活用“高压水枪打孔造林”技术,使共和盆地造林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沙珠玉乡已形成“封沙育草区、固沙造林区、农田林网区”三道生态屏障,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绿”的转变。
  韦强说,“在接下来的履职工作中,我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心用情坚守‘共和盆地防沙治沙’这块阵地。”
  海南州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完善代表工作“六联系”规定,让代表通过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电话微信、参加调研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一批批群众关切的问题、代表提出的建议,转化为助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有力举措,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
  今天的海南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正在描摹着绿水青山的画卷。一颗绿色的种子,深深扎根海南州大地,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最终结出幸福的果实,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收获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