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速写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4-07-26 16:43:48 点击数:
大河上下满目新
                ——海南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速写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海南儿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在流经411公里的黄河两岸,九曲黄河在海南大地上划出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弯。这里地貌多样、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岸边的海南人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上中下游,在郑州、济南两次召开座谈会,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
  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海南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嘱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与担当,将保护和发展沿黄流域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海南州的做法是,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肩负起守卫黄河安澜的源头责任,不断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盛夏时节,贵德县黄河两岸层林尽染,景色迷人,清澈的河水与周围景物、村庄相互映衬,勾勒出奇美壮丽的黄河画卷。
  贵德县位于黄河上游,黄河在贵德境内长达74.7千米,西起龙羊峡,东至松巴峡,这里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境内的黄河有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
  自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以来,贵德县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投入力度,健全完善长效管控机制,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走进芦花湾水生态湿地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工地热火朝天、井然有序,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贵德县水利局局长付尚兴介绍,通过统筹实施东河、豆后浪河水生态保护修复、芦花湾水生态湿地改造提升、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等一系列措施,贵德县河道防洪能力大幅提升。
  保护为主,治理为先。加强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是治理黄河流域的重要一环,对此贵德制定印发《贵德县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全县生活污水排污口开展拉网式排查,制定工作台账,做到一排口一编号。
  在黄河岸边,每隔一段就有一块河长制公示牌,上面明确标注着责任人、联系方式、职责和监督举报电话。在贵德,有232名三级河湖长和122名河湖管护员,他们按照“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管护措施,确保河湖干净整洁。
  通过加强黄河保护和治理,如今贵德县在保护和治理黄河上奋勇当先、干在实处,形成了人人爱护黄河、保护黄河、守护黄河的氛围。
  作为黄河上游关键水源涵养区,同德县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源头责任重大。结合省、州十四五规划,同德县编制完成了《同德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大黄河干支流保护力度。
  《规划》从农牧区水利、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供水保障、水利信息化、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水文化等7项项目入手,计划投资26.80亿元,实施2项黄河干流、7项中小河流、24项农村河道,4项山洪沟和12项其他生态防洪治理工程。
  在实施项目的基础上,同德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做好黄河、湿地、山水、草原、林地“五篇文章”,建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示范基地,构建高寒草甸生态退化综合治理新模式。
  眼下,同德县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湿地面积扩大、植被覆盖度提高、野生动物种群丰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治理黄河,重在民生,要在发展。海南州的做法是,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同时也让黄河之水滋润沿岸百姓生活。
  在海南州境内的411公里黄河干流上,坐落着几颗耀眼的“明珠”,它们巍然屹立,横跨高山峡谷,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顺着条条“银线”输送到大江南北。
  “绿色”能源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还奏响了绿色水电的“交响曲”。
  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的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4台单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这里“安家落户”。
  作为黄河上游的龙头电站,龙羊峡以绿色清洁能源开发促进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在水源涵养、水资源利用、绿色能源贡献等方面凸显了巨大生态效益。
  水电站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依托新兴的工业游、生态游、乡村游,龙羊工业小镇走出一条振兴重生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
  借助龙羊峡景区的不断发展,龙羊峡镇周边村落利用现有住房、果园、林地等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如,后菊花村这些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前的脏乱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旅游热门村。
  在贵德,以黄河为名的文化旅游季活动不胜枚举,黄河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也已成为“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的重要一员。
  作为2024年,“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首发站,黄河文化旅游季无疑代表着“圣洁海南”乃至青海旅游的“金名片”。春季伊始,人们走进贵德赏美景、尝美食、拍美图,共享海南州文旅发展盛宴,共赴一场梨花胜雪的春天之约。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黄河文化旅游季期间,国家级非遗则柔邀请赛、“春到高原”花儿演唱会、千人锅庄展演、非遗展、百名摄影家贵德早春行暨摄影大赛、全省篮球邀请赛、青海省高原雏鹰攀岩邀请赛、全民欢乐彩色跑等20多项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一江清水、一朵梨花开始的事业,给贵德带来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成功实践,催生休闲、旅游及文化等衍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二湾”,依托黄河嘉什达林和黄河第二湾等自然资源优势,村里发展以黄河大峡谷宗日文化旅游、高原花海及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览黄河的奔流不息的壮景。
  嘉什达黄河宗日度假村总经理李青告诉记者,度假村修建在班多村的谷底,紧邻黄河,度假村不仅可以给村民提供就业,而且也向村民提供免费的经营场地,以此增加村民们的收入。
  随着班多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抓住机会,坚持走文旅融合、多元产业发展模式,连续两年举办了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战赛,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的班多村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村里不仅美起来,更富起来了。蝶变的班多村正是海南州实践“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受益者和实践者。
  当前,从改善流域生态面貌到做好黄河造福人民文章,从增强一盘棋意识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海南州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再接再厉,久久为功,书写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