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3-12-29 08:55:42
点击数:
守护黄河安澜
——海南州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速写
母亲河黄河在海南州境内流经411公里,沿途形成了“天下黄河贵德清”、九曲黄河第二湾等壮美的自然景观,是海南州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海南州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速写
曾几何时,因能源发展需求,贵德县黄河支流上修建起了小水电站,高密度的水电开发,改变了河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通报了“青海省一些地方小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不力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典型案例。这其中,涉及海南州贵德县尕让河7个小水电站。
通报指出,海南州贵德县尕让河常兴水电站没有开启生态流量闸门,尕让河作为黄河一级支流,年平均流量不足1立方米/秒,但尕让乡约10公里河段内分布有7座引水式水电站,平均装机容量不足150千瓦。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迫在眉捷。海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小水电站情况,专题研究部署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并亲临一线调研督导。
坚决打好小水电清理整改这场硬仗。
海南州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推进问题整改,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从政治上改”的要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抓整改、促落实。
站在事关全局、事关战略、事关长远的高度,海南州委州政府正确对待反馈问题,在典型案例通报当日,第一时间成立以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典型案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与贵德县委、县政府相应机构合署办公,直至7座小水电问题全面解决。
12月8日,海南州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带领州委州政府相关领导和州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贵德现场办公,在当日晚主持召开贵德县小水电问题梳理及整改工作专题会议,靠前调度、一线指挥、集中攻坚,同频共振抓整改。
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小水电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政治上看、政治上办、政治上改,坚决扛起问题整改的责任,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切实增强了推动问题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摸清和梳理小水电站的“前世今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州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走访、开展实地考察,对典型案例反映的贵德县尕让河10公里内建设的7座小水电站逐一走访、排查、梳理问题。
经过走访了解到,尕让乡10公里河段内分布的7座小水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最大装机200千瓦,最小装机75千瓦,总装机不足1000千瓦,7座小水电站中年上缴税收平均不足千元,最小水电站仅有235元。
最为棘手的是,由于小水电站由于建设年限久远,且多次变更业主,无法提供立项审批、土地环评、竣工验收等手续,补办手续无法办理,彻底整改难度极大。
“就算再大的困难,也需要自己去面对!”这是海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对彻底整改小水电问题的坚定态度,随即向省政府及省水利厅领导请示汇报,反映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清理整改的建议,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也帮助海南州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
工作中,贵德县组成7个工作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7座小水电站耐心细致地做好业主思想工作,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尕让河7座小水电站由原来的整改类调整为退出类。
截至12月25日,贵德县尕让乡7座小水站全部整体拆除,拦水设施及机电设备已全部拆除。
小水电问题虽然已经整改,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要求的起点。海南州举一反三,对全州小水电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
结合中央环保督察不搞“一刀切”和“一停了之、一拆了之”的要求,海南州根据“553”情形逐站逐项再次进行了排查和问题梳理,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退、改、留”的小水电整改方案,其中退出26座、整改和保留20座。
12月12日,海南州委州政府专题召开小水电清理整改专题会议,向五县征求了《海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小水电站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意见,全面安排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工作,对加快推进典型案例问题整改提出具体要求。
五县对所辖的小水电站进行逐一排查,按照“一站一策”的要求,逐一对“退、改、留”进行评估。截止12月25日,海南州46座小水电站中调整新增退出类11座,退出类小水电站数量增加至的26座,退出类占比56.52%,上升23.91%。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需要久久为功。
目前,海南州在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行动上,秉承科学评估、分步施策、应退尽退的思路,明确涉及46座小水电整改2024年底全面完成清理整改任务。
以此次典型案例为戒,在清理整改的同时,海南州下决心把黄河流域打造成环境最好、景观最美、价值最高的生态样板。
黄河在海南州,正在恢复往日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