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湖长制到河湖长治——河湖长清让美丽海南图景渐行渐近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3-05-08 15:10:49
点击数:

每当秋季,人们途径尕海滩时总会被不远处的偌大一片花海被吸引,这片花海因尕海而生,成了草原上的一处别样风景。然而,许多年前尕海滩一度面临干涸。
无独有偶,共和县沙珠玉地区的褡裢海,据老人回忆过去河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捕鱼,而现在褡裢海早就消失了。
尕海滩、褡裢海的例子,警醒着我们,河湖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湖中的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完善治理体系,清理整治侵占河湖突出问题,黄河流域和许多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其中,尕海滩逐渐恢复过去水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许多海南人这样感慨道:黄河的水越变越清了,许多河湖的水位也涨了起来,河湖“四乱”现象没有了。

大家口中的这些变化源于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还有海南州各地河湖管理的模式创新。海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总河长,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制定出台海南州第一部地方政府规章《海南州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截至目前,海南州设立河湖长制办公室42个,明确各级河湖长665名,落实河湖管护员852名,实现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
从实践看,河湖长的督导调度,加之各地诸多举措的实施,切实维护了海南州地区的河湖健康生命,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河湖长守水有责,高位推动,一竿子到底。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我们生存发展离不开江河湖泊的滋育。然而,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湖“四乱”问题不断出现,河湖健康状况堪忧。
截至目前,海南州设立河湖长制办公室42个,明确各级河湖长665名,落实河湖管护员852名,实现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
从实践看,河湖长的督导调度,加之各地诸多举措的实施,切实维护了海南州地区的河湖健康生命,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河湖长守水有责,高位推动,一竿子到底。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我们生存发展离不开江河湖泊的滋育。然而,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湖“四乱”问题不断出现,河湖健康状况堪忧。
九曲黄河,蜿蜒而下,泥沙含量极高的黄河在贵德段却含沙量极低,河水清澈无比。
清清黄河作为贵德县的金字招牌更是容不得忽视。然而,过去河湖“四乱”给贵德县河湖健康带来了威胁。面对问题,贵德县迅速行动,建立健全河湖管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水陆齐抓、治管并举、标本兼治。
232名三级河湖长和126名河湖管护员切实扛起责任,严格执行巡河制度,拆除违法建筑、整改非法侵占河道设施、发动群众清理沿河垃圾,河湖面貌日渐亮丽。
2019年贵德县河湖长制工作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2年9月,在全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会上,州委书记、州总河湖长吕刚要求各级河湖长、各成员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紧盯薄弱环节,采取精准措施,协调解决河湖管护重大问题。
会议结束后,全州各级各单位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围绕目标,压实责任,强化落实,切实在常态长效上持续用力,促进全州河湖水质和生态持续改善,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工作中,各级河湖长深入基层一线主动抓、带头干,把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做到眼、耳、鼻、手、口、心一起用,了解掌握河湖情况,常在河边走、巡河在心中,真正做到每个河湖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各地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不断涌现。
“河湖长制核心是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破除体制顽疾,改变‘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的尴尬。”海南州水利局局长拉夫旦认为。
共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湖长和副总河湖长,主管副县长为责任河湖长,相关部门及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河湖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组织有力、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有序的工作机制;
贵南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各乡镇辖区河流流域、水库、湿地、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与工地劳作的群众交谈交流,询问生产生活状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在现场逐一进行协调解决;
贵德县健全完善“一河一策”“一河(湖)一档”数据库,建立河湖健康档案,统筹抓好标准制定、责任落实、督查考核、提请问责等工作,确保六级河湖长体系落到实处。
重在长效机制,让河湖有人管、管得好。

232名三级河湖长和126名河湖管护员切实扛起责任,严格执行巡河制度,拆除违法建筑、整改非法侵占河道设施、发动群众清理沿河垃圾,河湖面貌日渐亮丽。
2019年贵德县河湖长制工作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2年9月,在全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会上,州委书记、州总河湖长吕刚要求各级河湖长、各成员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紧盯薄弱环节,采取精准措施,协调解决河湖管护重大问题。
会议结束后,全州各级各单位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围绕目标,压实责任,强化落实,切实在常态长效上持续用力,促进全州河湖水质和生态持续改善,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工作中,各级河湖长深入基层一线主动抓、带头干,把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做到眼、耳、鼻、手、口、心一起用,了解掌握河湖情况,常在河边走、巡河在心中,真正做到每个河湖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各地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不断涌现。
“河湖长制核心是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破除体制顽疾,改变‘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的尴尬。”海南州水利局局长拉夫旦认为。
共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湖长和副总河湖长,主管副县长为责任河湖长,相关部门及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河湖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组织有力、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有序的工作机制;
贵南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各乡镇辖区河流流域、水库、湿地、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与工地劳作的群众交谈交流,询问生产生活状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在现场逐一进行协调解决;
贵德县健全完善“一河一策”“一河(湖)一档”数据库,建立河湖健康档案,统筹抓好标准制定、责任落实、督查考核、提请问责等工作,确保六级河湖长体系落到实处。
重在长效机制,让河湖有人管、管得好。
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河湖长制重在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效机制,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实现“河湖长治”。
在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生态管护员韩福良每天都将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得一尘不染。作为一名困难户,这份每月1800元工资的工作让他尤为珍惜。
“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本在治人”便是韩福良的护河心得,但凡是破环水资源的种种行为,如同揉进眼里的沙子,怎么也不放过。
像韩福良一样,海南州852名生态管护员坚持从河口到源头、从主河道到支流、从岸上到岸下,用脚丈量,不落一米,自始至终。
让河湖有人管、管得好,要有相应的督促措施。全州各级河湖长制办公室采取“四不两直”督查暗访机制,深入一线,加强对落实河湖长制及河湖保护管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曝光典型问题,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切实抓好限期整改落实工作。

“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本在治人”便是韩福良的护河心得,但凡是破环水资源的种种行为,如同揉进眼里的沙子,怎么也不放过。
像韩福良一样,海南州852名生态管护员坚持从河口到源头、从主河道到支流、从岸上到岸下,用脚丈量,不落一米,自始至终。
让河湖有人管、管得好,要有相应的督促措施。全州各级河湖长制办公室采取“四不两直”督查暗访机制,深入一线,加强对落实河湖长制及河湖保护管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曝光典型问题,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切实抓好限期整改落实工作。
治理河湖,需要全民参与。
各地不定期开展“清洁海南—河湖长在行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总结推广宣传各地在推进河湖长制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让河湖管理保护措施、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河湖、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风尚。

量水而行,推动绿色转型。共和县铁腕治河,昔日的恰卜恰河倒垃圾的现象不见了,各排污口垃圾随之消失了;贵德县建成河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6条河道重点河段设置94处视频监控;贵南县茫曲河成了人们踏青的好去处………
蓝天碧水间树木葱茏,人们在河边悠然自得地游玩嬉戏,自然与人勾勒出一幅和谐的人文风景画。这是眼下海南州河湖边随处可见的场景。
让河湖生命永续健康,美丽海南的图景才能渐行渐近。
蓝天碧水间树木葱茏,人们在河边悠然自得地游玩嬉戏,自然与人勾勒出一幅和谐的人文风景画。这是眼下海南州河湖边随处可见的场景。
让河湖生命永续健康,美丽海南的图景才能渐行渐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