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解码”社会治理的海南路径 ——海南州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8-11 09:05:48 点击数:
       社会治理是一个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海南州,这些年,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社会治理现已水平迈上新台阶。
       化解矛盾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模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海南各地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开创新模式。
       正值立秋,正是同德县农忙的时节。前几日,同德县唐谷镇美日克村与阿血尔村因农事发生纠纷,两村部分群众之间还发生了口角。
       纠纷源于唐谷镇17个行政村都存在各村的耕地与草山相互叠加、相互交织、互不分明、难以确权的现象。
       双方当事人为此积怨甚深,加之两村矛盾僵持多年,如果此事调处不当,则会影响整个唐谷镇17个行政村的稳定。
       得知此事,同德县矛调中心及时成立公检法司调处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实地查看草山,丈量耕地面积、绘制草山和耕地分布图,到相关部门调取证据材料,就矛盾起因及经过开展细致入微的调查。
       在为期12天的调解中,矛调中心调解人员对双方村民代表分别做思想工作,耐心沟通、细心普法。终于,双方当事人互相赔礼道歉,就这起纠纷达成了最终调解协议。
       美日克村和阿血尔村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不得不提矛调中心的12名专职调解员,还有调解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党员。他们都是精通藏汉双语的法官、检察官、调解员、律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纠纷最终得以调解,中心工作规范运行才得以确保。
       “一站式”矛调中心是同德县举力解决“信访积案多、非诉讼调解机制弱、矛盾纠纷调处反弹率高”三大制约社会治理的“瓶颈”的一次创新,这种多元共治、社会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了全域立体式矛盾纠纷综合联调服务新格局。
       巩固和谐稳定之基,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参与。多年来,海南州不断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打造“枫桥经验”海南版,纵深推进《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时代内涵。
       角色转变从“管理者”到“服务员”
       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大家议,在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面前,兴海县从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手,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深化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多层面、全方位地征求意见,精简办事机构和办事效率。兴海县发改局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流程,优化审批管理,使重大项目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惠民政策的福利。
       农牧局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菜园棚圈,手把手向菜农传授蔬菜种植、施肥、病虫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等技术,大力宣传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农民技术培训。
       记者在兴海县政务服务大厅中看到,墙壁上挂着各项办事流程的过程,来往办理的群众络绎不绝,住房建设窗口的服务人员扬毛说:“以前居民办个房产证需要20多天,现在居民办房产证只需一周,农牧民办事方便了许多。”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兴海县各部门踏踏实实一件一件地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不仅让群众看到了政府部门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角色转变,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兴海县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海南州政务服务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真实缩影。
       一直以来,海南州借鉴发达地区的改革经验,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务服务全方位变革。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受理便民服务事项17730项,完成依申请类事项3981项,完成职权类事项11749项。
       从“示范州”到社会治理“海南样板”
       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各民族只有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州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治理海南样板”的奋斗目标。
       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到族团结进步和社会治理海南样板,海南州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共和县切吉乡乔夫旦村是一个藏族居多的牧业村,而邻村新村则是汉族居多的农业村。长期以来,这两个村里不仅仅是邻里和睦,而且相互帮忙、团结互助。
      每年一到秋收季节,两个村子的村民便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乔夫旦村的村民把自家的牛羊拉过来和新村的粮食进行交换,久而久之,这两个村的团结基础就在互市中奠定了下来。
      “这个小集市已经很多年了,不仅让两个村互补不足,而且两村的村民间也有了团结互助的风气。”采访时,乔夫旦村所有村民们都会这样说。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团结进步,这是海南州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治理海南样板中的基本要求。
       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海南州全面总结提炼成效经验,深入分析形势问题,提出思路举措,研究制定《关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海南样板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提档升级、建成全省先行”三步走推进思路。
       以巩固创建成果、深化思想教育、创新载体内涵、选树示范典型、打造创建品牌为重点,在民族团结进步海南样板的路上,海南州正以开放促交往,以发展促交流,以繁荣促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