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乡村“蝶变”点燃富民新希望

作者:陶亚荣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6-13 14:50:00 点击数:
       周屯村位于贵德县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8公里,曾是常牧镇贫困村之一。
       近年来,在贵德县常牧镇党委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周屯村通过“建强支部促发展,发展产业助振兴”模式,大力发展饲用玉米种植、肉牛养殖和土地托管服务,持续激发村集体经济新动能,让曾经不起眼的“贫困村”变身为“红旗村”“后劲村”,逐渐走出了一条村发展、户增收的华丽“蝶变”之路。
       周屯村“两委”班子换届前,周屯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光伏收益为主,造血功能不足,自主发展能力薄弱。
       新一届“两委”上任后,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党支部书记许志全因村制宜,抓住实施“破零”行动的有利时机,以“党建+”为驱动,盘活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机制,成立周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饲用玉米。用好用活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购置农机具,在镇域内进行土地托管,打造了一支敢闯、敢拼的农机服务先锋队。“今年我们共签订犁地订单66.7公顷,平地订单20公顷,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许志全自信地说。
       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周屯村着重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对村级所有重大事项均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规范操作。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对集体经济收支情况、使用计划等进行说明,在项目实施中全程公开建设内容、建设进度等,做到了公开公正,提高了项目知晓率和村集体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为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定期安排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组所有资源、资产及资金进行清查,逐项逐件登记核实,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每一分钱都花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集体收入的稳定增长,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福利,也使更多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周屯村党支部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困难问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劳务输出等方式,多形式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助力群众增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打造村党组织关爱老年人驿站,探索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保障、多元化服务、全员化覆盖的“党建+”养老服务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了浓浓的幸福底色。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破解了村里“无钱办事”的窘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集体经济有了收入,群众的问题解决了,说话有人听了,办事也有人跟了。”周屯村党支部书记许志全说。如今的周屯,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了,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了……一个个产业,一项项措施举措,夯实了群众的脱贫致富的道路,党建引领释放的强大功能,正在这方热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许志全信心满满。他说:“我们将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强村富民共赢之路,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群众力量,奋力书写‘保护一地生态、打造一处风景、富裕一方百姓’的新篇章,用汗水谱写周屯村的‘蝶变’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