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乡:民族团结引航“五美乡村”
作者:陶亚荣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5-25 08:46:21
点击数:
贵德县新街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蓄力民族团结红色动能,绘就民族团结“五美”画卷,构建宜居宜业宜发展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实施“红心”引领工程锻造“合美组织”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高标准创建“贵德县农牧区基层党建示范区”。深入实施海南州委“三基”和贵德县委“五力提升”工程,按照全乡基层党组织实现“六有、五好、四提升、三落实”的目标任务,搭建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党组织关爱老年人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的“一心两站一地”,聚力实现民族团结“组织合、队伍合、阵地合、服务合、文化合”。
实施“绿岛”引领工程保持“秀美生态”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心怀“国之大者”,聚力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质行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防治等农牧业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明确生态空间格局,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观雪”四季生态精品线路。压紧压实河长制、林(草)长制工作责任,推广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模式,整乡推进道路沿线绿化及林田、庭院美化,激活乡村协调美、全域美。
实施“金果”引领工程打造“富美产业”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把稳农牧业“基本盘”,巩固拓展“贵德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乡镇”创建成果。严守耕地红线,建强农牧业五大基地,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为村集体经济赋能充电。突出“绿色、有机”两个关键,自主培育“灵秀新街”“麻吾峡”等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实施“清风”引领工程涵养“醇美文化”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尊崇“人民主体”地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办强乡村旅游推介暨农家饮食文化季、“生态旅游净地”冰雪季、民族传统赛马射箭等品牌活动,稳步提高州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强新街民族餐饮“大厨房”文化,培育麻吾油馍馍、藏家酩馏酒等“一村一品”文化产业新业态,让“文化+产业”留住“老手艺”,铺好“致富路”,承载“新乡愁”。
实施“黑土”引领工程培育“善美人才”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主动融入“青海省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建立健全“贵德县新街籍人才录”,试点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举办高效种植养殖培训班,更好地让各民族本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实施村“两委”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针对民族乡特点,培养储备一支熟悉民族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乡村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引导的能力。
实施“红心”引领工程锻造“合美组织”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高标准创建“贵德县农牧区基层党建示范区”。深入实施海南州委“三基”和贵德县委“五力提升”工程,按照全乡基层党组织实现“六有、五好、四提升、三落实”的目标任务,搭建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党组织关爱老年人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的“一心两站一地”,聚力实现民族团结“组织合、队伍合、阵地合、服务合、文化合”。
实施“绿岛”引领工程保持“秀美生态”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心怀“国之大者”,聚力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质行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防治等农牧业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明确生态空间格局,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观雪”四季生态精品线路。压紧压实河长制、林(草)长制工作责任,推广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模式,整乡推进道路沿线绿化及林田、庭院美化,激活乡村协调美、全域美。
实施“金果”引领工程打造“富美产业”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把稳农牧业“基本盘”,巩固拓展“贵德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乡镇”创建成果。严守耕地红线,建强农牧业五大基地,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为村集体经济赋能充电。突出“绿色、有机”两个关键,自主培育“灵秀新街”“麻吾峡”等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实施“清风”引领工程涵养“醇美文化”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尊崇“人民主体”地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办强乡村旅游推介暨农家饮食文化季、“生态旅游净地”冰雪季、民族传统赛马射箭等品牌活动,稳步提高州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强新街民族餐饮“大厨房”文化,培育麻吾油馍馍、藏家酩馏酒等“一村一品”文化产业新业态,让“文化+产业”留住“老手艺”,铺好“致富路”,承载“新乡愁”。
实施“黑土”引领工程培育“善美人才”
始终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中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主动融入“青海省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建立健全“贵德县新街籍人才录”,试点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举办高效种植养殖培训班,更好地让各民族本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实施村“两委”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针对民族乡特点,培养储备一支熟悉民族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乡村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引导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