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贵德县:围绕“五个农业”发展方向,综合提升“输出地”建设质量

作者:侯元昊 来源:贵德县人民政府办 时间:2022-04-24 14:36:09 点击数:
       年初以来,贵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紧紧围绕“五个农业”发展方向,持续优化布局,健全完善体系,扩大保障供给,综合提升“输出地”建设贵德示范区质量。
       (一)夯实绿色农牧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制定《贵德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健全耕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设置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网格。二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扎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2860万元实施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3万亩,切实提升土地利用率。同时,投资1725万元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粮食作物面积17.25万亩,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三是加强饲草资源利用。充分发挥牧草资源和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人工草地建设、高产饲料种植为核心的饲草产业,积极探索规模养殖场主导型的“种草养畜”模式,实现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生态农牧业新路子。目前,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364万亩,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保有面积达4.6万亩。四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3亿元,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22个项目,项目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同时,积极争取落实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扶贫基金1000万元实施拉西瓦镇卫当口牦牛养殖基地项目,村集体经济收益稳步增长。
       (二)增强绿色农牧产业供给能力。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紧抓支柱产业,落实农作物总播面积1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9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0.55万亩,饲草作物2.65万亩,“粮、经、饲”三元比例达51:35:14。二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以西繁东育为方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养殖,逐步扩大特色养殖业,建成规模养殖场130家(省级认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6家),繁活仔畜12.33万头(只),牛羊育肥贩运5万头只,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三是抓好“菜篮子”工程。投资240万元实施贵德县“旧棚改造及智能温室新建、提升改造”项目, 可向省内外供应优质蔬菜23.55万公斤。同时,建成了一批以辣椒、红笋等为主的绿色有机露天蔬菜基地,总种植面积达4.5万亩,产量达7.3万吨,“菜篮子”供给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四是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建成龙头企业29家,培育果蔬生产加工企业4家,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达到780家,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三)构建绿色农牧产业供应链。一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积极推进拉西瓦冷水鱼陆基养殖项目,不断完善规模化陆基养殖基地配套设施,依托青海龙根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集牦牛藏羊生产、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基地。目前,建成万头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千头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千头藏羊生产基地2个,牦牛藏羊供应链已初具规模。二是落实加工强县战略。支持涉农企业围绕绿色有机产品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提升装备,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产业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增值空间,全县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三是增强产品输出能力。依托南通市、惠州市等地建立的3个特色农畜产品专卖店直销店,广泛开展营销体验、宣传推介等活动,支持农产品进超市、进农校、进餐馆,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不断拓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渠道。四是项目引领产品创新。积极争取省州级资助资金278万元,重点扶持22项科技提升项目,切实推动了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利用江苏援建科技项目资金200万元扶持14家企业、合作社,开展“瑶谷玛尔”包谷杏基地“四防棚”建设、玫瑰细胞液提取生产线升级改造,进一步填补了我县农畜产品单一化的空白。
       (四)推动绿色农牧产业标准发展。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蔬菜、禽蛋、肉类为整治重点,以合作社、种植户、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超市为整治范围,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门店55家。二是推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举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13期,完成种养殖生产者名录数据核实,建立追溯基地采集点1个。三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三级体系,调运各类疫苗539.5万毫升,累计注射51.68万头(只),疫病有效免疫密度达100%。四是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积极发挥干部宣讲、示范户带动效应,综合运用“报、屏、网、微”等方式开展宣传,举办宣讲会21场次,发放资料1.3万份,覆盖面达3.6万余人。
       (五)做强绿色农牧产业有机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化特色,紧紧围绕贵德名特优农产品,进一步打造优势品牌。一是依靠贵德特色农产品优势。在不断完善生产基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持续推广林果业、设施蔬菜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特色兴农战略,打造绿色有机高端产品供给地。积极开展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引进秋葵、红笋、冰菜、菜心等新品种20余个。二是深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累计注册特色农畜产品商标92个,绿色农产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三是积极创新监管方法。将全县龙头企业、合作社注册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开展农畜产品出入库、农药喷施等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均达98%以上。四是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县级电子商务中心1个,省内农畜产品直销店8个,有效打通了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带动3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