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民语工作中心保护珍贵古籍弘扬传统文化
作者:兴海县民语工作中心
来源:本站
时间:2019-11-15 08:40:00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及习总书记提出的“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近年来,兴海县民语工作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方针,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古籍普查、搜集、整理工作。现已编印发行十余部濒于失传的珍贵古籍,对加强兴海县古籍保护工作,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籍原文
兴海古籍整理丛书 第四卷
兴海县古籍整理办公室工作人员
整理后的古籍丛书
2019年8月中旬,古籍整理编辑部工作人员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搜集普查古籍,发现一部民间收藏的木刻本珍贵藏文古籍,即,兴海县俄合萨寺的创建者俄合萨格西仓•嘉木样端雍大师(1878-1959)文集选编,是1983年木刻本《俄合萨格西文集》(༄༅།།སྔགས་ས་དགེ་བཤེས་རིན་པོ་ཆེའི་གསུང་འབུམ་གཅེས་བསྡུས། ),该部古籍是以1938年原刻本为依据的翻刻本,目前已成为珍稀古籍文献;该文集分为祈祷、道歌、教诲、修养4个卷宗,共计578叶,这部古籍也可称为“古籍善本”,具有一定的版本价值、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兴海县民语工作中心在保持古籍字体和版本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利用,经过工作人员2个月的整理、扫描、校核、印刷,并对每部古籍配备精致的护经板、包经布、函头标签,于11月初正式印刷发行。由于经费有限,目前整理印刷了100部,发放至县图书馆、部分单位、寺院及研究学者。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古籍承载着灿烂文明,兴海县民语工作中心将继续加大古籍搜集整理和保护力度,改变“重藏轻用”的旧观念,进一步对兴海县的版本珍贵、濒临消亡的古籍加以保护,力争不断提升古籍保护水平,培养古籍专职工作人员,切实发挥古籍传承保护及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