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扎实稳步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以来,同德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扎实稳步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今年计划在全县4个牧业乡镇28个牧业村建设游牧民定居房屋1042幢,其中一般户747户,贫困户295户。一是反复学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县、乡、村层层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并组成调研组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全县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的53个行政村,走帐串户,实地勘察,反复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在借鉴西藏林芝等外地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县委常委会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同德县游牧民定居工程五年建设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2009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在及时成立游牧民定居工程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实行游牧民定居工程联乡领导小组负责制,每个乡镇都有2-3名联乡县级领导负责该乡镇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工作。各乡镇在每个建设点都委派了一名乡镇干部全权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并与该干部签订责任状,直接与干部工职挂钩。三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性。为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将工程造价详细清单以藏汉两文印发给群众,并举办了农牧民群众工程建设监督培训班,确保了群众全程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激发了牧民群众的建房积极性。四是调配州县配套资金,确保群众自筹及时到位。针对全县不同区域工程造价差异和贫困户自筹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经反复研究测算,将州县配套资金总额的40%用于河北、秀麻偏远乡镇的工程补助,将60%用于贫困户补助。今年仅县财政配套资金208.43万元。尕巴松多、唐谷镇工程造价5.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万元,省级配套1.6万元,一般群众自筹1.6万元,自筹率为28%;给贫困群众州县另行配套0.63万元,自筹0.97万元,自筹率为17%。河北、秀麻乡工程造价6.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万元,省级配套1.6万元,州县配套0.23万元,一般群众自筹1.97万元,自筹率为31.3%;给贫困群众州县另行配套0.63万元,自筹1.34万元,自筹率为21.3%。五是稳妥谨慎,整村推进。为确保今后五年定居工程顺利实施,坚持稳妥谨慎,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工作重点,先易后难,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以整村推进的方式,确定集中定居点15个441户,占总数的42.3%,分散定居的601户,占总数的57.7 %。对群众思想认识不清,积极性不高的村,多次组成工作组反复宣传动员,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坚持成熟一个村开工一个村,对条件不成熟的村坚决不予开工建设,共确定游牧民定居工程施工队31个,目前有23个施工队进场开工,已有715户开工建设,占总数的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