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藏族自治州老年民间歌手举行酒曲交流会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3-03-21 09:35:00 点击数:

  三月的天空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鸟儿在枝头雀跃,歌声在微风中荡漾......
  3月20日,海南藏族自治州群艺馆组织举办了一场老年民间歌手酒曲交流会。民间老艺人们高亢明朗的歌声唤起了这个季节应有的节拍,他们围坐在一起,以歌会友,乐在其中。


即兴演唱独具特色

  海南藏族酒曲广泛流传于青藏高原,是青海藏区影响较大,流布广远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流布区域覆盖了海南藏族自治州以及青海湖环湖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海南地区的共和、同德、兴海、贵南、贵德等县。


七旬老人激情依旧

  酒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歌曲。海南藏族民歌主要有“勒”、“拉伊”两大部分组成。“勒”就它的性质来说,一般是颂物性的特点,是海南藏族人民庆祝、娱乐、聚会时唱的一种民间歌谣,因多在婚庆筵席等庆祝性的活动中演唱,并以相互敬酒、表示庆祝为特点,故又称“酒曲”。“拉伊”是青年男女互相表达爱情的一种民歌,它虽然可以在庆祝、娱乐、聚会时演唱,但它和“勒”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唱“拉伊”的场合,非常忌讳自己的兄妹、双亲和亲戚在场,否则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的或被视为乱伦。


悠扬顿挫娓娓道来

“勒”是古代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斗争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民间诗歌,它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是,互相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海南藏族自治州有着自己独有的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为民族艺术学的研究提供了原始性素材。海南藏族酒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人类文化学与艺术学、民族宗教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以歌会友其乐融融

  海南藏族酒曲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形成了与其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紧密相连而不同于其它藏区酒曲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海南藏族酒曲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新潮音乐的冲击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在民俗婚礼、地方性喜庆活动中成为重要的演出内容和标志性的节目之一,频频亮相,拥有较多听众和观众,尚有一批民间艺人,海南藏族酒曲艺术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海南藏族酒曲主要曲目有《乔勒》、《勒卡才日》、《勒西合》、《开勒》、《勒扎喜》等,视环境、活动内容不同而改变演唱曲目,须“曲”“境”相宜;即兴演唱独具特色。这些即兴演唱的曲目,唱词见景生情,其内容广泛,有对壮丽的雪域高原的赞美,也有对可爱故乡的眷恋,有对美妙传说的叙述,还有对幸福生活美好祝愿和殷切期望,形成了海南藏族酒曲独有的艺术风格。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和革新,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理解趋向开放性和多样化,海南藏族酒曲也像许多民俗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失传危机,演唱队伍减少,艺人老化,演唱范围缩小。


老年歌者风采依旧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在抢救、搜集和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青海藏族酒曲,在海南州群众艺术馆的积极争取下,已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