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四个方面重点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海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和省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会议精神,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着力将各方面工作力量向扶贫领域聚焦、发力,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工作重点放在明确措施、狠抓落实上。
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各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措施,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州委全委会听取工作汇报,常委会多次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中纪委和省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措施,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制定下发了《2017年全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点》《海南州州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强化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处置发现的问题,做到了真抓真管、严抓严管。
二、拓宽线索渠道,把工作重点放在聚焦问题、发现问题上。
盯紧特色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以及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盯牢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等关键环节,聚焦交通、水利、电力建设、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及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行业,通过建立完善电、访、信、网“四位一体”的信访反映机制,落实州、县、乡领导干部接访和村干部坐班制,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渠道。今年以来,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3件。
三、加强执纪审查,把工作重点放在严查严办、形成震慑上。
按照省委“扶贫工作哪里出现问题,监督执纪问责就延伸到哪”的要求,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执纪审查成案率不高、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不大、纪检干部部担当不够等问题。实行扶贫领域域重点问题线索挂牌督办,重要问题线索联合办案、异地交叉办案、分片区办案等模式,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止目前,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3件中,立案11件,对29人给予了党纪政处分,组织处理2人,实现了零暂存。其中,严肃查处了贵德县扶贫局等部门套取挪用项目资金及有关领导违规介绍施工单位等问题,形成了强力震慑。
四、建全工作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协调联动、凝聚合力上。
建立健全问责通报机制,对涉及扶贫领域案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对2016年以来10起扶贫和生态环保领域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曝光。建立健全媒体联动机制,在州电视台开设“党风政风行风面对面”“百姓问答”等栏目,开展扶贫领域“以案说纪”;开通“清风海南”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发布扶贫领域工作信息,“耳提面命”提醒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建立健全协同作战机制,组织审计、扶贫、环保、农牧等部门,对十八大以来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全面起底排查、清理汇总,建立扶贫领域线索台账133件,从中筛选了一批重点线索,重新开展执纪审查,部分重要案件作为重点督办案件进行挂牌提级督办。建立健全交办线索督办机制,对省纪委交办、督办的问题线索,认真分析研判,制定核查方案,集中精力进行核查,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今年以来,省纪委督办交办的6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