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水利局 认真谋划部署2018年水利工作
2018年,海南州水利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统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管理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为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地支撑和保障。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结合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一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继续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控,深化2017年度考核工作结果运用,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制定州县两级节水实施方案。健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做好县级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加强对重点用水单位台账监管。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切实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饮用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管理、地下水保护等工作,着力抓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工作,以及抓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继续深化河道采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河道采砂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主汛期盗采行为。
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抓好水利规划前期工作,全力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提升弱项。一是抓好水利规划前期工作。切实加快“三滩”引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共和县哇洪水库、布哈河河道治理工程(共和段)、贵德县马什格羊水库灌区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进度。按照“筹划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要求,在抓好“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基础上,提前谋划“十四五”水利发展总体思路,谋划一批管长远、惠民生、增效益的重点水利工程。二是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建立每月一调度、一督导、一对账、一分析、一通报的“五个一”推进机制,精心组织实施贵德县拉西瓦灌溉、贵南县东吾羊水库、贵南县曲卜藏水库和同德县尕干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础防汛预报预警体系等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项目,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确保全年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0%以上,面上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0%以上,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0%。三是持续倾力发展民生水利。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切实加强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共和、贵德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统筹推进兴海、贵南和同德饲草料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巩固提升30个贫困村和2030名贫困人口饮水标准,切实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防汛抗旱工作要求,加快转变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一是强化工作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强化部门联动,重点落实基层和一线人员责任。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和度汛计划,充分考虑极端情况应对之策,完善人员撤离、应急抢险、灾情统计等预案和制度,提高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效率。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坚持防汛与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新增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突出抓好重要堤防、水库水电站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强化汛前检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防汛抗旱应急机制,做好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强化洪涝干旱灾情统计,规范信息上报程序。
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重点,统筹推进水利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水利治理体制机制。一是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快推进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进度,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规范优化工作档案,扎实开展河长巡河。充分运用村警、社区网格员等基层一线力量,进一步充实巡河力量。建立河道保护联动机制,集中开展“三清一整顿”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江河源头净水长流。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抓好贵德新街灌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第一批6处万亩以上灌区改革事项,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结合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加快配套供水计量设施,成立农牧民用水协会组织,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三是扎实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提升797项小型水利工程改革任务成果,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运行管理经费,全面完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及水源地保护,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加强水利统筹管理,健全完善运行管护机制。深入开展全省水利系统“水利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抓资源管理。重点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强化河湖巡查,切实维护河湖健康、河势稳定、堤防安全、河道畅通。二是抓监督管理。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招投标和履约监管,严格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抓质量管理。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管理等单位责任,加大水利工程实体质量检查力度,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四是抓安全管理。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事故风险和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五是抓运行管理。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重点围绕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强化水利工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运行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六是抓统计管理。重点围绕规范水利统计工作、提高水利统计效率、强化统计监督、保障数据质量,不断提高水利统计能力和效率。七是抓创新管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水利标准化工作,重点支持水资源“三条红线”严格管理、防洪减灾预警预报、农业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检测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