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牦牛示范区暨贵南机车旅游节发布会召开
6月8日,青海牦牛产业联盟海南州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暨牦牛文化旅游节贵南县第三届机车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
牦牛作为海南州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和收入的主要来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牦牛产业的支撑和健康发展。发展牦牛产业有利于牧民群众通过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依靠发展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牧区困难群众通过新型经营组织建设享受资产增值受益权,实现精准脱贫和增收致富。
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海南州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期间,大会以展示地域牦牛肉、乳、绒、工艺品、传统制品、优良畜种、“三增三适”高效养殖模式及游牧生活场景,全面总结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十周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效,还将组织开展歌舞、服饰表演和牦牛趣味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举办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海南州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是对外展示海南州牦牛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展示海南州良好形象的金窗口,对推动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农牧业振兴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大局,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牧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玉琴介绍贵南县第三届机车文化旅游节的相关情况
贵南县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共和盆地,幅员面积664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年均气温3.1℃,有藏、汉、回等12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9.42%。县府所在地茫曲镇距省会西宁254公里、州府恰卜恰148公里。县域内有可利用天然草场813万亩,耕地44万亩,退耕还林草地28万亩。
贵南县境内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独有种质资源“贵南黑藏羊”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草原民族游牧文化历史悠久,黄河谷地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盛有“高原牧草之乡”“藏绣歌舞之乡”和“黑藏羊之乡”的美誉。
近两年来,贵南县已成功举办两届机车文化旅游节,在展示县域民族文化、推介旅游资源、加强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成为贵南县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