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得荣县退耕还林户喜谈生活与生态
作者:田杰 陈建兵 杨杰 益西贡布
来源:甘孜日报
时间:2007-12-30 11:05:15
点击数:
12月12日,得荣县鱼根村村民阿绒和过去一样在自己家院坝里地张罗着喂猪、喂牛。“要是以前我得赶时间把猪牛喂完去上山放羊,但现在我们都不再需要养山羊,让山羊和我们抢‘绿色’了。”阿绒说,退耕还林让村民们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生态面貌,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匀净”。
鱼根村位于得荣县松麦镇的一处半高山上。得荣特殊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21户村民过去一直依靠仅有的60余亩土地及喂养山羊过日子。“日子过得紧是一个方面,最担心的还是村子里的生态越来越坏。”快满70岁的阿绒说,因为山羊可以吃掉草根,村里过去只有在高山上的一点树林外,再也看不见半点绿色。
但是不养羊,阿绒说,鱼根村民们又莫法使生活继续下去。“一家几亩地,产量也不高,得靠羊粪加肥。”阿绒说,其实大家养山羊的利润也不高,除了羊粪就是羊毛挣点茶叶、盐巴钱。
山羊吃掉草根,荒山逐步蔓延,守着一片大山过日子的鱼根村民也感到陷入艰难的恶性循环中:“山羊吃掉了草和树,山上的水小了,耕地也因灌溉不足而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去了,大家又想办法多养山羊以挽回农田损失。”阿绒说,更可怕的是因为山地植被破坏,村子里是每年一到雨季就会发生大大小小的近10次左右的泥石流灾害,“村民最‘金贵’的土地都被冲淹了近6亩,到了雨季,大家都不敢睡觉,就怕泥石流把整个村子都卷走。”
“现在不养山羊了,山上植被好了,灌溉水也多起来了,粮食产量开始提高了。”阿绒说,是退耕还林工程让村民们走出了破坏生态与自我发展的恶性循环。
“退耕还林的补助让我们可以填补不养山羊的损失,我们有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阿绒说,他在1999年时一次性的将自己家的200只山羊全部卖了。
在鱼根村村民实施退耕还林后,村民们陆续将自己家的山羊全部卖出。“大家都不想再让山羊把我们啃得没有一点草皮子了。”阿绒说,渐渐地,原先的荒地开始出现了绿色,而山上的林带也一年一年的在往山下慢慢延伸了。
“最重要的是水增多了。”阿绒说,过去全村20亩土地轮灌一次要50天,现在已经不需要担心了,“水一多起来,地也活了,现在亩产量又提高了。”
“18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金,加上1500多斤粮食补助,不仅不愁吃,还不愁钱用了。”阿绒感慨地说,家里现在都买了很多电器了,日子好过不说,山上也绿了,大家都住得安心了。
事实上,在“长年干旱不长树”的得荣县现在已有3601户农户和阿绒一样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受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得荣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着当地群众千年以来没能改变的生存环境。“全县已完成4.2万亩的退耕还林和0.57万亩的荒山造林。”得荣县林业局局长罗扎说,全县不仅新增森林面积3900余平方公里,而且全县的年降水量也从1999年的308毫米提升到现在的447.9毫米。
鱼根村位于得荣县松麦镇的一处半高山上。得荣特殊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21户村民过去一直依靠仅有的60余亩土地及喂养山羊过日子。“日子过得紧是一个方面,最担心的还是村子里的生态越来越坏。”快满70岁的阿绒说,因为山羊可以吃掉草根,村里过去只有在高山上的一点树林外,再也看不见半点绿色。
但是不养羊,阿绒说,鱼根村民们又莫法使生活继续下去。“一家几亩地,产量也不高,得靠羊粪加肥。”阿绒说,其实大家养山羊的利润也不高,除了羊粪就是羊毛挣点茶叶、盐巴钱。
山羊吃掉草根,荒山逐步蔓延,守着一片大山过日子的鱼根村民也感到陷入艰难的恶性循环中:“山羊吃掉了草和树,山上的水小了,耕地也因灌溉不足而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去了,大家又想办法多养山羊以挽回农田损失。”阿绒说,更可怕的是因为山地植被破坏,村子里是每年一到雨季就会发生大大小小的近10次左右的泥石流灾害,“村民最‘金贵’的土地都被冲淹了近6亩,到了雨季,大家都不敢睡觉,就怕泥石流把整个村子都卷走。”
“现在不养山羊了,山上植被好了,灌溉水也多起来了,粮食产量开始提高了。”阿绒说,是退耕还林工程让村民们走出了破坏生态与自我发展的恶性循环。
“退耕还林的补助让我们可以填补不养山羊的损失,我们有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阿绒说,他在1999年时一次性的将自己家的200只山羊全部卖了。
在鱼根村村民实施退耕还林后,村民们陆续将自己家的山羊全部卖出。“大家都不想再让山羊把我们啃得没有一点草皮子了。”阿绒说,渐渐地,原先的荒地开始出现了绿色,而山上的林带也一年一年的在往山下慢慢延伸了。
“最重要的是水增多了。”阿绒说,过去全村20亩土地轮灌一次要50天,现在已经不需要担心了,“水一多起来,地也活了,现在亩产量又提高了。”
“18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金,加上1500多斤粮食补助,不仅不愁吃,还不愁钱用了。”阿绒感慨地说,家里现在都买了很多电器了,日子好过不说,山上也绿了,大家都住得安心了。
事实上,在“长年干旱不长树”的得荣县现在已有3601户农户和阿绒一样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受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得荣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着当地群众千年以来没能改变的生存环境。“全县已完成4.2万亩的退耕还林和0.57万亩的荒山造林。”得荣县林业局局长罗扎说,全县不仅新增森林面积3900余平方公里,而且全县的年降水量也从1999年的308毫米提升到现在的447.9毫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