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云南省迪庆州精心组织各级重点文物的抢救、保护、维修工作,积极向上推荐申报重点文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6年至今,通过积极向上推荐申报,迪庆州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8项、州级3项、县级34项,目前已完成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8个项目的“四有”工作。 “十一五”期间,迪庆州通过各种渠道共争取到文物保护维修经费2000多万元,完成了中心镇公堂五期维修工程,东竹林尼姑寺三期保护维修工程,茨中教堂、叶枝土司衙署、寿国寺的两期维修工程,白水台东巴胜迹、松赞林寺一期维修工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推进,田野考古成果显著。
迪庆州文化系统各级部门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内,对境内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普查。通过走访专家学者,查阅各种文献核实资料,使调查资料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详实。在完成资料汇总的基础上,经各县人民政府核准上报的材料包括18个保护之乡、10个保护区、125名传承人,其他种类20个,共计撰写调查报告173份(80余万字),收集照片2千多幅、录音1200多分钟、摄像900分钟,其他实测图近百幅,确定上报命名各类保护项目217项。汇集调查资料编撰完成《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迪庆锅庄》系列丛书。
通过积极向上推荐申报,迪庆州列入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曲艺《格萨尔》说唱、《维西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香格里拉县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烧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5名(第一批4名,第二批1名)。列入云南省第一、二批保护名录的13项(第一批7项,第二批6项),省级传承人34名(第一批27名,第二批7名)。顺利实施了《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维西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和《香格里拉县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3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传承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