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奔子栏锅庄培训班开班
奔子栏锅庄在藏区康巴地带富有盛名,低沉宛转的曲调犹如横断山脉一般,向你娓娓道来茶马古道上的故事。雄健夸张的舞步犹如雄鹰展翅带你穿越雪山,俯视大地。奔子栏锅庄以小河流水般的姿态在这个静密的山谷中流传了近乎千年的时间。
奔子栏锅庄的风采
奔子栏锅庄的风采
在迪庆,人们提到奔子栏锅庄时,都会不约而同将其说成奔子栏锅庄文化。这是因为奔子栏锅庄中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元素。从宗教到藏民们日常的生活,从处世原则到自然法则,从大理洱海到拉萨河畔的柳树林锅庄歌词无所不包。先辈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描述着他们走过的路,同时教导后辈知礼义懂廉耻。所以奔子栏锅庄是当地藏族文化的载体,对当地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些,2002年奔子栏锅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奔子栏锅庄教学DVD光碟
不过同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奔子栏锅庄也受到了现代文明很大冲击。在当地锅庄舞场上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在迪庆州德钦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奔子栏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奔子栏锅庄行动慢慢的开展开来。
[FS:PAGE]
奔子栏锅庄教学DVD光碟
据笔者了解,2010与2011年由德钦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出资,分别拍摄并制作了两部关于奔子栏锅庄教学的DVD光碟,这些光碟都是免费发放给当地群众,方便他们学习锅庄。今年又由德钦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带头,开始搜集并整理出《雪域妙音—奔子栏锅庄歌词集》一书,目前该书正在印刷,即将出版发行。此书也将免费发放到当地群众手中。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响应。同时根据当地百姓的意见与要求,德钦县民委与奔子栏镇党委政府开始策划组织了奔子栏锅庄培训班,志在培训出一批锅庄舞场上的中坚力量。学员大都是在35—45岁之间,他们中有农民有个体户有出租司机等等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的当地群众。此次锅庄文化传承人培训班计划为期十天。在12月8日藏历“燃灯节”之际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始了“央恰卓金”(祈福锅庄)的传授。
学员们认真听老师的曲调
学员们记录长且宛转多的锅庄(卓金)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