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阿坝州人事局时跨15年志书编纂圆满完成

作者:佚名 来源:阿坝州政府门户网 时间:2009-01-14 10:50:29 点击数:

近日,根据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阿坝州志(1991—2005)志稿审查验收和移交工作的通知》(阿府办函〔2008〕6号)精神,阿坝州人事局《阿坝州志·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1991—2005)》志书编纂圆满完成。该志书的圆满完成,标志着阿坝州的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历史迈上了一个崭新台阶,成功探索出了全州部门志书撰写的新方法。
  阿坝州人事局精心编纂的时跨15年志书,是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对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历史必须作出的一个客观交代。其编纂特点是特色浓、方法新:
  一是领导重视,编纂做到齐抓共管。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阿坝州志(1991—2005)》编纂工作部署和州地方志办公室、州志总编室的修志安排,阿坝州人事局(州编办)成立了由州人事局党组书记、局长、州编办主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蒲兴璋挂帅的志书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分解落实了编纂工作目标任务;单位“一把手”对志书的正式送审和出版十分关心和支持,州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室主任卓林和州地方志办公室业务指导部主任谢启茂对编纂工作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州人事局(州编办)各科室齐心协力、大力支持,充分发扬集体智慧,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从而按期完成编纂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注重史实,编纂做到有史学价值。在“5·12”里氏8.0级汶川特大地震的强烈影响条件下,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克服困难,从初稿、二稿到正式送审稿,历经了八个月的特殊时间。在执笔撰写志书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对志书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力求尊重史实、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精益求精、突出特色,为当世和后人了解阿坝州人事局(州编办)发展进程中这段极其重要的历史留下一笔具有史学价值的文本。无论是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看了,还是退休干部、职工看了,也会感到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三是尊重科学,编纂做到流程规范化。依照《四川省第二轮市县级志书编纂规范》规定标准和州地方志办公室、州志总编室《阿坝州志(1991—2005)》基本篇目审定稿、《对州人事局州志送审初稿的反馈意见》要求内容,州人事局州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立场,以《四川省第二轮市县级志书编纂规范》为准绳,以人事历史背景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科学形成“通篇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立场,以人事历史背景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特色突出,时跨15年,共计40000多字”的正式送审稿,全方位涵盖了《阿坝州志(1991—2005)》基本篇目审定稿的主要要求内容,辩证科学的记述了阿坝州人事局(州编办)15年的发展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