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里有没有背景音乐
作者:万玛才旦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5-01-21 09:28:25
点击数:
那天下午,我把自己稍稍收拾、打扮了一下,去见一个人。
我们早上约好下午一点在不见不散咖啡店见面。那个地方我们都比较熟,也比较安静。那里适合聊一些私密的事情,但地方比较偏,一般司机不容易找到。我打车到某地铁站的B口,然后再慢悠悠地走了过去。我不太着急,离我们约好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那天的太阳不错,走在路上身上暖洋洋的。我在路上只碰到了一个穿黑西装的男人。他手里拿着一杯咖啡,像是被谁追赶着似的,急匆匆地往和我相反的方向走。我们擦肩而过时,那个男人随意看了我一眼。我想他是在赶地铁。也许不是,我又想。我们总是喜欢瞎猜一些事情,但是我们猜不到的事情又太多了。这个世界太复杂了。
到咖啡店时,我约的人还没有到。我找了个比较隐蔽的位子,刚把外套脱下来,服务员就朝我走来了,问我:“先生,请问您几位?”
我说:“两位,另一位等会到。”
服务员说:“好的,请问您喝点什么?”
我说:“先来一杯黑咖啡。”
服务员说了声“好的,您稍等”,转身离开。
我看了看时间,刚好是下午一点。屋子里全是咖啡的味道,让人有点兴奋。这家的咖啡据说是用澳洲袋鼠的屎做的,但是很好喝。刚开始知道这个的时候,我还有点不适应,好几天都没喝咖啡。后来,见大家都在喝,我就又开始喝了,习惯之后感觉更好喝了。一年前,有人送过我一盒包装精美的猫屎咖啡,我也一直没有喝。咖啡店里放着一首懒洋洋的轻音乐,是很容易让人睡着的那种。这音乐听着有点熟悉,肯定是在哪里听过,但又想不起具体在哪里听过。也许是上一次在这里吧,我想。
咖啡上得很快,也许是没有多少客人的缘故吧。我喝完了黑咖啡,她还是没有出现。我给她打电话,也一直是占线打不通。我今天下午必须要见到她,要跟她说清楚一些事情。我喊来服务员,又点了一杯黑咖啡。这次上得更快,服务员还给我加了水。我看了看手机,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但我等的人还是没有出现。我再次拨了她的号码,语音提示她不在服务区。我突然感觉尿憋得不行,上了趟洗手间。回来时,我刚才的座位对面坐着一个大概五十岁的女人。这个女人长相有点端庄,没有刻意地打扮自己,年龄的秘密比较清晰地写在她的脸上。
她趁着我打量她的时候问我:“你是不是在等什么人?”
我看着她,犹豫了一下,说:“是,我在等一个人。”
她问:“你是在等一个女人吧?”
我有点意外,说:“我是在等一个女人。”
她笑了笑,说:“我看出来了,我一直在你对面的角落里。你点了一杯黑咖啡,喝完了她没有来,你又点了一杯黑咖啡,喝完了她还是没有来。从你来到这儿开始,你就显得很焦虑。”
我看着她,问:“我们认识吗?”
她说:“我们不认识。”
我说:“哦。”
她笑了笑,说:“我确实不该这么冒昧,虽然我认识你。对不起。”
她说这话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很多人都认识我。但说认识我的那些人,多数我都不认识他们。
女人说:“真的对不起啊。”
我不好再说什么了,我以为接下来她会自己离开。
但是她却说:“我猜你又要点一杯咖啡了。”
我冷冷地说:“没有,再点今天晚上可能就要失眠了。”
她却说:“我看过你的几部电影,都不错。”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继续说:“我看过的你的电影有《洞》《乌鸦》《赤裸裸》《夜幕降临》《太阳升起来》……”
我打断她说:“好了好了,不要再往下说了,看来你很了解我。”
她顿了顿,说:“我只是喜欢你的电影,没有其他意思啊。”
我只好敷衍着说:“谢谢你喜欢我的电影。”
她问:“你觉得刚才一直重复放的那段音乐怎么样?能配上你刚才的心情吗?”
我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她,说:“不好,一点也不好,我差点就睡着了,即便我喝了两杯黑咖啡,我也差点就睡着了。”
她说:“我觉得这段音乐还挺好的,懒洋洋的,可能是跟我这个年龄的心态有关吧。”
我直接问:“你现在是什么年龄,什么心态?”
她说:“我现在五十三岁了,基本上可以放下曾经放不下的一切了。”
我不禁仔细地打量起她来。她衣着庄重,看上去确实像是一个经历了一些事情的过来人。打量完之后,我说:“哈,我以为你只有四十几岁,还不到五十岁呢。”
她说:“怎么会呢?我已经五十三岁了,我挺喜欢我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不喜欢把什么都藏起来,尤其不喜欢把自己的年龄藏起来。人在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那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我现在的样子就是我在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我曾经看过一个女演员的访谈,那个女演员四十多岁了,她说她不喜欢通过化妆、美容、整容等方式把脸上的皱纹给去掉,她说那是岁月的纹理,是岁月给她的最好的馈赠,她说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那些皱纹长到了自己的额头上,她说对她来说那些皱纹太宝贵了。我很喜欢那个演员,我觉得那个演员很真诚!她演戏也很好。”
我问她:“你说的这个演员是谁啊?我怎么不知道啊?”
她笑着说:“你们这些导演,不关心那些真正演戏好的演员,你们只关心那些知名度高的明星,整天只想着怎么跟他们合作。”
我立即说:“你还是不了解我。我用演员当然不是这样,我用过的演员戏都很不错的,虽然他们中有一些后来也成了明星。一个真正的导演总是希望能够遇上一个真正的演员的,就像黑泽明遇上三船敏郎,他们互相成就对方,才拍出了那么多可以传世的杰作!可是,在现实里,遇到一个好演员是很难的。一旦一个好演员出现了,可能马上就变成明星了。”
她说:“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随便说说,你千万不要当真啊,我其实不是很了解你们那个圈子。”
我心里想“那我就不明白你刚才说的是啥意思了”,但嘴上又说:“你说的也有道理,电影圈里这样的现象确实很多。”
她又说:“我喜欢你拍的电影,喜欢里面演员的表演,喜欢摄影机运动的方式,也喜欢你电影里面的背景音乐,你们是叫配乐吧,用得很克制,又恰到好处。”
我又禁不住再次仔细地看着她,问:“你是搞什么的?你是搞电影研究的吗?”
她笑着说:“不是。”
我继续问:“那你在大学里教电影吗?”
她还是笑着说:“不是,真的不是。”
我接着问:“那你是个影迷吧?”
她说:“我喜欢电影,但也算不上什么影迷,我真正喜欢的导演也就那么几个。”
说完,她继续笑着看着我,意思好像在说:“你肯定是猜不出我是做什么的。”
我想了想,突然说:“我知道了,你应该是搞音乐的,而且可能还搞过电影音乐。”
她说:“不是不是,你猜得更加离谱了,我不是搞音乐的,我甚至连简谱也不会。”
我有点沮丧地说:“我猜不出来了,你就直接告诉我你是干什么的吧?”
她说:“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平时喜欢看电影,我看了你的第一部电影之后就喜欢上你的电影了,我看过你几乎所有的电影。”
我对她的兴趣又一下子淡下去了,没有说话。我再次希望她尽快从我身边离开。不然,我就得找个借口把她给撵走了。
她又主动说:“你等的人很可能不来了,真的,我还是请你喝一杯咖啡吧,怎么样?”
我说:“我已经喝了两杯咖啡了,不能再喝了。”
她说:“其实没事的,我也每天喝好几杯咖啡呢,习惯了就完全没有事,没有别人说的半夜睡不着的事情,那都是瞎扯,有时候我喝着咖啡就睡着了,哈哈哈。”
她的话把我也逗笑了,说:“哈哈,确实是那样,有时候我们拍片或者剪片时,手里拿着咖啡,喝着喝着就睡着了,咖啡好像完全不起作用了。”
她笑着说:“怎么样,我可以请你喝一杯咖啡吗?”
我也笑了,说:“好吧,一杯卡布奇诺吧,不能再喝黑咖啡了,喝多了心脏也受不了,心脏特别难受时,我还要吃速效救心丸呢。”
她看了看我,说:“你才多大,至少比我小二十岁吧?喝一杯咖啡不至于那样吧?”
我仔细看了看她,说:“喝多了就会那样。”
她就说:“好,那我也要一杯卡布奇诺。”
之后,她叫来服务员。不是原来那个服务员,原来那个可能下班走了,我好像看到她换了衣服出去了。
点咖啡时,那个服务员一直在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俩,表情也很奇怪。
服务员的态度有点冷淡,嗓音有点嘶哑,像是感冒了,语气也很冷漠,点完就走了。
她看着服务员离开了,说:“也不知道现在的这些服务员是哪里找来的,像机器人服务员一样,对顾客一点也不热情,好像顾客欠着他们一个月工资似的。”
我笑了笑说:“不过这里的咖啡还可以,环境也算可以,比较安静。”
她说:“也就这点好,不然我也不会经常来。”
我问她:“你经常来这里?”
她说:“我经常来的,我在这里看到你好多次了。也许你现在正在等的人我也见到过呢。”
我说:“你应该没有见过,你肯定没有见过。我到这里基本上是谈工作,我等的那个人她很少来这里,也就来过两回,但是她知道这个地方。”
她笑着说:“也许那两回我恰巧就见到了呢。”
我没有回答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拨了我等的人的电话,但是对方的语音提示还是“您所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您稍后再联系”。
她说:“她可能不来了,真的,我有种预感。”
我说:“没事,我已经等了她两个小时了,既然来了就再等等吧。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要跟她说。”
她说:“我看出来了,今天你穿了西装,还打了领带,我记得你平常是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又笑了,说:“我理解,我理解,有重要的事情就要庄重一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太随意了。”
我一下想到什么似的说:“哎,你是不是知道我在等什么人啊?我等的人你是不是早就认识啊?”
她马上说:“不要瞎猜,不要瞎猜,我真的不知道你在等什么人。”
咖啡到了,我们就开始喝咖啡。
我说:“嗯,这家的卡布奇诺也不错。”
她却说:“音乐还是刚才的音乐,没有换。”
我说:“你就不要提这音乐了,今天的这个音乐太差了。”
她笑着说:“这就是他们专门给今天来他们家消费的顾客配好的背景音乐,是提前选好了的。”
我也笑了笑,说:“那他们也配得太差了,我记得以前还好点。”
她不笑了,说:“就不说这个了。如果你给自己刚刚等待某个人的那种状态配乐,你会配哪部电影的音乐?你不是也喜欢给自己的电影配乐吗?”
我不笑了,说:“我其实挺反感在电影中使用配乐的,尤其那种乱用配乐的电影,我很反感那些情绪上不去就乱用音乐烘情绪的电影,那种电影和音乐真的是太廉价了。”
她说:“我就知道你用音乐的品位很好。”
我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夸,心里有点高兴,但又说:“真的,我很反感在电影中乱用音乐。我认为好的电影是不需要音乐的,电影中的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情绪的力量就足以打动人,用那些不伦不类的音乐对电影本身和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损伤。你看看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哪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音乐来煽情、渲染、烘托,但往往能强烈地感染你、打动你……”
说到这儿,我有点激动,不由得停了下来。
我意识到我刚刚偷换概念了,就按捺住情绪说:“我觉得在电影中适当地用一些配乐还是很好的,但是要用得恰如其分,要让配乐成为整个电影的一部分。”
我停顿了一下,看着她,继续说:“当然电影中的音乐得用得节制,但是能那样用音乐的导演很少,少得可怜,太少了!”
她又拐到了前面的话题上,看着我,说:“那比如现在的你,给处在这种等待的状态中的自己会用什么样的音乐?”
我笑了,说:“哈哈哈,我还从来没有想过给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用什么样的配乐。你会给你的生活用配乐吗?”
她说:“刚刚我在那边的角落里观察你的时候,你的状态就很配咖啡店里反复放的那段音乐。”
我笑了,说:“有意思,有意思,我正在进行中的生活还有适合的配乐,真是有意思!”
她说:“我在那边看你的时候,就像在看一个电影的画面。一般这种时候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就是电影中的某个主要人物的情绪和状态,一般也会配上合适的音乐,借着配乐你就能一下子进入到那个人的状态。”
我说:“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她又说:“还是前面的问题,如果为你刚才那种等待某个人的状态配个背景音乐,你会选哪个电影中的配乐?”
我笑了,说:“你这个想法太荒诞了,我从来没有给自己的生活配过音乐,更没想过用电影中的音乐。”
她笑着说:“我只是说如果。”
我说:“哈哈,那你觉得哪个电影的配乐适合我刚才的状态?”
她早已想好了似的说:“我觉得王家卫的电影《2046》里面的某段配乐挺适合的。”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不合适,肯定不合适,墨镜王的电影《2046》里面的音乐我太熟悉了,用在这样的时刻肯定会很滑稽的。”
她说:“怎么不合适?梅林茂真是音乐天才,他为《2046》创作的那些音乐都太好了。”
我问:“你还知道梅林茂?”
她说:“当然知道,梅林茂1951年2月19日生于日本福冈,王家卫很多电影的音乐都是他配的,他也为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配过音乐。”
我有点吃惊地看着她,她却随手拿出手机弄了弄,手机里就响起了一段旋律,我一听就是《2046》里面的某段配乐。
她说:“我说的就是这段,我觉得这段音乐就适合你刚才的状态。”
我结合自己当时的心情和状态听了听,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音乐结束之后,我笑了,说:“你别说,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至少比咖啡店里放的这个音乐好!”
她说:“同一段音乐用到不同的情景之中,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比如把一段很欢快的音乐用到一个很伤感的情景当中,那种伤感的意味会放大——”
我打断她说:“你说实话,你是不是专门研究过电影音乐啊?”
她说:“没有,绝对没有,我发誓!我只是单纯地喜欢电影,电影看得多了,也就注意起电影里面的配乐了,平常还想象着拿电影里的音乐给自己和别人生活中的不同片段配乐呢。”
我对她又有了很大的兴趣,觉得自己今天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我问她:“那你觉得人们的现实生活里有背景音乐吗?”
她笑了笑,说:“刚才你说得对,一般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哪能有什么配乐啊?一般生活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找一些合适的音乐来放,那就像是电影中的配乐。这样的时候你找到的音乐能让你更加放松,或者能调节你的情绪,这也算是人们给自己的生活找的背景音乐吧。”
她看着我,我让她继续说。
她说:“人的生活中也有固定的配乐,比如哀乐,总是那么个旋律,听了让人伤感。也有一些比较快乐的配乐,比如生日快乐歌,大致都一样,点上蜡烛,然后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比如婚庆的音乐,音乐一响起来,那种喜庆的气氛就自然地出来了。还有一些很庄重的配乐,比如每个国家的国歌,看亚运会、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当某个国家的选手拿了金牌,国旗升起来,国歌响起来,再加上运动员或严肃或激动的表情,就会把你带进一种很庄重的氛围,就像你在现场一样……”
她突然停下来,看了看我的反应,问我:“你说是不是?”
我赶紧点头,说:“是是,你说得有道理,有意思。”
她接着说:“我看了一些电影,遇到自己喜欢的,里面的配乐又好的,就把配乐找来反复地听,这样我熟悉的配乐就越来越多了。”
她停下来看着我,说:“我说这些,你不会烦我吧?”
我赶紧说:“不会不会,继续说。”
她继续说:“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电影配乐,我还会主动去了解作曲家的情况。”
我问:“比如呢?”
她说:“比如日本的梅林茂,他的情况我知道的比较多——他太厉害了!我可能对日本的作曲家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吧,除了他,日本的作曲家我还喜欢久石让,中国导演里面,可能姜文跟他合作过吧,就那个电影,叫什么太阳来着?”
我马上说:“《太阳照常升起》。”
她说:“就是那部,跟海明威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一样,说实话我没太看懂那部电影,但很多人说很好。还有那部《让子弹飞》也是久石让写的曲子,那里面的配乐写得很有激情,太厉害了。”
我说:“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她说:“久石让的音乐我是真喜欢!他是1950年出生的,原名藤泽守,久石让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偶像——美国黑人音乐家Quincy Jones。他把Quincy Jones这个名字改成日语发音,再联系上近似的姓名,就变成了‘久石让’。他跟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合作过很多次,宫崎骏的很多电影配乐是他写的。宫崎骏的电影里面我最喜爱《千与千寻》,里面的配乐也很好,我真是太喜欢了。除了宫崎骏,他还给日本导演北野武的电影配过乐,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我也太喜欢了,不过北野武这个人有点怪怪的,我不太喜欢。”
看着她滔滔不绝地说,我很吃惊,就问:“这么多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她说:“兴趣,就是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对一个电影感兴趣了,对那个电影里面的音乐感兴趣了,我就想方设法地找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信息,慢慢地就全知道了,也能加深对电影的理解。”
我说:“你还真厉害!”
她有点兴奋,继续说:“对了,日本的那个坂本龙一我也很喜欢,他给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写过音乐,我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修复版的《末代皇帝》才知道他的,之前不知道他。他的长相我也很喜欢,那头白发很酷,年轻时长得很英俊,应该有不少女孩子喜欢他吧。不过他的婚姻好像不太美满,后来还离过婚,不知道有没有再结婚。婚姻真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一个人生活多好啊!但爱情还是很美好的事情!记得80年代那会儿看日本电影《追捕》的时候,当高仓健和真由美骑着马在原野上狂奔、主题曲《杜丘之歌》响起来的时候,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啊!啦呀啦啊啦呀啦,啦呀啦啊啦呀啦,那个旋律真是太好听了,尤其配上那个感人的画面!后来听说高仓健去世了,我心里老是接受不了,他演《追捕》的那个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前两年吴宇森拍的那个《追捕》我还专门去看了,但是喜欢不起来——”
我打断她说:“看来你很喜欢日本电影啊!”
她笑了笑,说:“不知道,就是喜欢看,如果不是喜欢看日本电影,我肯定也不会知道那么多日本作曲家的。咱们还是聊回坂本龙一吧,坂本龙一是1952年1月17日生于日本东京的,他不仅是作曲家,还是个钢琴演奏家,他年轻时还演过大岛渚的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演了一个日本军官,演得还挺好的。我是看了那个电影才觉得他长得很英俊的。去年还在网上专门看了拍他的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那部纪录片拍得太好了,拍坂本龙一患了癌症之后的生活。通过那个纪录片,我对他了解更多了,包括对他的作品,对他的创作理念,我太喜欢这个人了。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那些经历让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从他的音乐里面感受得到。他说的一句话,我很有感触,但是我现在记不起来了……”
我有点烦她这种故弄玄虚的样子,就打断她,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我也知道,那个纪录片我也看过,真的很好!现在说说你自己吧,你的生活里平常有没有背景音乐?”
她好像也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就说:“除非一些特定的场合和时间,除非别人提前给你配好了,我是不会给自己的生活配背景音乐的。正在进行中的生活,你怎么给它配背景音乐啊?我想也不会有那样的人吧,但可能也有那样的人,这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真有那样的人,那也太荒诞、太奇怪了吧,可能那样的人脑子也不会太正常吧?我也不知道。”
这时,我又突然觉得她可能就是个大学老师,教大学生选修课,比如“古今中外经典电影作品赏析”“古今中外经典电影音乐赏析”什么的。之前还没拍电影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我也去一些大学带过这类的课。一般也就泛泛而谈,讲得很空洞、很夸张,但大学生们很喜欢。
她继续说:“但是,我在回忆自己过去的人生时,就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些背景音乐。一些看过的电影中熟悉的音乐旋律就会自然地跳出来,有时候我会换上不同的音乐,回忆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所有的回忆都具有主观色彩吧。”
我对她又有了兴趣,说:“这个有意思。”
她说:“有意思吧?”
我说:“有意思,确实有意思。”
她说:“是,是很有意思,每当这时候,我觉得就像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一部能让你产生共情的电影一样,那时候,整个电影的剧情和背景音乐是完全融在一起的,回忆自己的人生就是这种感觉……”
说到这儿,她突然停下了。
我觉得她说的还有些意思,很想听下去,就说:“你能不能结合你的某一段人生具体地讲一下,比如经历了什么事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情景,等等,然后再说说你当时想到了哪部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还有为什么……”
这时,我注意到她看着咖啡店的门口出神。
随后,似乎从我后脑勺的方向,我听到了开门和关门的声音。
她突然笑了,说:“你等的人来了,你们好好聊聊吧,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她起身离开了。
我感觉我等的那个人从后面向我走近了。
我赶紧朝服务员喊:“两杯黑咖啡。”
我们早上约好下午一点在不见不散咖啡店见面。那个地方我们都比较熟,也比较安静。那里适合聊一些私密的事情,但地方比较偏,一般司机不容易找到。我打车到某地铁站的B口,然后再慢悠悠地走了过去。我不太着急,离我们约好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那天的太阳不错,走在路上身上暖洋洋的。我在路上只碰到了一个穿黑西装的男人。他手里拿着一杯咖啡,像是被谁追赶着似的,急匆匆地往和我相反的方向走。我们擦肩而过时,那个男人随意看了我一眼。我想他是在赶地铁。也许不是,我又想。我们总是喜欢瞎猜一些事情,但是我们猜不到的事情又太多了。这个世界太复杂了。
到咖啡店时,我约的人还没有到。我找了个比较隐蔽的位子,刚把外套脱下来,服务员就朝我走来了,问我:“先生,请问您几位?”
我说:“两位,另一位等会到。”
服务员说:“好的,请问您喝点什么?”
我说:“先来一杯黑咖啡。”
服务员说了声“好的,您稍等”,转身离开。
我看了看时间,刚好是下午一点。屋子里全是咖啡的味道,让人有点兴奋。这家的咖啡据说是用澳洲袋鼠的屎做的,但是很好喝。刚开始知道这个的时候,我还有点不适应,好几天都没喝咖啡。后来,见大家都在喝,我就又开始喝了,习惯之后感觉更好喝了。一年前,有人送过我一盒包装精美的猫屎咖啡,我也一直没有喝。咖啡店里放着一首懒洋洋的轻音乐,是很容易让人睡着的那种。这音乐听着有点熟悉,肯定是在哪里听过,但又想不起具体在哪里听过。也许是上一次在这里吧,我想。
咖啡上得很快,也许是没有多少客人的缘故吧。我喝完了黑咖啡,她还是没有出现。我给她打电话,也一直是占线打不通。我今天下午必须要见到她,要跟她说清楚一些事情。我喊来服务员,又点了一杯黑咖啡。这次上得更快,服务员还给我加了水。我看了看手机,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但我等的人还是没有出现。我再次拨了她的号码,语音提示她不在服务区。我突然感觉尿憋得不行,上了趟洗手间。回来时,我刚才的座位对面坐着一个大概五十岁的女人。这个女人长相有点端庄,没有刻意地打扮自己,年龄的秘密比较清晰地写在她的脸上。
她趁着我打量她的时候问我:“你是不是在等什么人?”
我看着她,犹豫了一下,说:“是,我在等一个人。”
她问:“你是在等一个女人吧?”
我有点意外,说:“我是在等一个女人。”
她笑了笑,说:“我看出来了,我一直在你对面的角落里。你点了一杯黑咖啡,喝完了她没有来,你又点了一杯黑咖啡,喝完了她还是没有来。从你来到这儿开始,你就显得很焦虑。”
我看着她,问:“我们认识吗?”
她说:“我们不认识。”
我说:“哦。”
她笑了笑,说:“我确实不该这么冒昧,虽然我认识你。对不起。”
她说这话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很多人都认识我。但说认识我的那些人,多数我都不认识他们。
女人说:“真的对不起啊。”
我不好再说什么了,我以为接下来她会自己离开。
但是她却说:“我猜你又要点一杯咖啡了。”
我冷冷地说:“没有,再点今天晚上可能就要失眠了。”
她却说:“我看过你的几部电影,都不错。”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继续说:“我看过的你的电影有《洞》《乌鸦》《赤裸裸》《夜幕降临》《太阳升起来》……”
我打断她说:“好了好了,不要再往下说了,看来你很了解我。”
她顿了顿,说:“我只是喜欢你的电影,没有其他意思啊。”
我只好敷衍着说:“谢谢你喜欢我的电影。”
她问:“你觉得刚才一直重复放的那段音乐怎么样?能配上你刚才的心情吗?”
我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她,说:“不好,一点也不好,我差点就睡着了,即便我喝了两杯黑咖啡,我也差点就睡着了。”
她说:“我觉得这段音乐还挺好的,懒洋洋的,可能是跟我这个年龄的心态有关吧。”
我直接问:“你现在是什么年龄,什么心态?”
她说:“我现在五十三岁了,基本上可以放下曾经放不下的一切了。”
我不禁仔细地打量起她来。她衣着庄重,看上去确实像是一个经历了一些事情的过来人。打量完之后,我说:“哈,我以为你只有四十几岁,还不到五十岁呢。”
她说:“怎么会呢?我已经五十三岁了,我挺喜欢我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不喜欢把什么都藏起来,尤其不喜欢把自己的年龄藏起来。人在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那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我现在的样子就是我在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我曾经看过一个女演员的访谈,那个女演员四十多岁了,她说她不喜欢通过化妆、美容、整容等方式把脸上的皱纹给去掉,她说那是岁月的纹理,是岁月给她的最好的馈赠,她说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那些皱纹长到了自己的额头上,她说对她来说那些皱纹太宝贵了。我很喜欢那个演员,我觉得那个演员很真诚!她演戏也很好。”
我问她:“你说的这个演员是谁啊?我怎么不知道啊?”
她笑着说:“你们这些导演,不关心那些真正演戏好的演员,你们只关心那些知名度高的明星,整天只想着怎么跟他们合作。”
我立即说:“你还是不了解我。我用演员当然不是这样,我用过的演员戏都很不错的,虽然他们中有一些后来也成了明星。一个真正的导演总是希望能够遇上一个真正的演员的,就像黑泽明遇上三船敏郎,他们互相成就对方,才拍出了那么多可以传世的杰作!可是,在现实里,遇到一个好演员是很难的。一旦一个好演员出现了,可能马上就变成明星了。”
她说:“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随便说说,你千万不要当真啊,我其实不是很了解你们那个圈子。”
我心里想“那我就不明白你刚才说的是啥意思了”,但嘴上又说:“你说的也有道理,电影圈里这样的现象确实很多。”
她又说:“我喜欢你拍的电影,喜欢里面演员的表演,喜欢摄影机运动的方式,也喜欢你电影里面的背景音乐,你们是叫配乐吧,用得很克制,又恰到好处。”
我又禁不住再次仔细地看着她,问:“你是搞什么的?你是搞电影研究的吗?”
她笑着说:“不是。”
我继续问:“那你在大学里教电影吗?”
她还是笑着说:“不是,真的不是。”
我接着问:“那你是个影迷吧?”
她说:“我喜欢电影,但也算不上什么影迷,我真正喜欢的导演也就那么几个。”
说完,她继续笑着看着我,意思好像在说:“你肯定是猜不出我是做什么的。”
我想了想,突然说:“我知道了,你应该是搞音乐的,而且可能还搞过电影音乐。”
她说:“不是不是,你猜得更加离谱了,我不是搞音乐的,我甚至连简谱也不会。”
我有点沮丧地说:“我猜不出来了,你就直接告诉我你是干什么的吧?”
她说:“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平时喜欢看电影,我看了你的第一部电影之后就喜欢上你的电影了,我看过你几乎所有的电影。”
我对她的兴趣又一下子淡下去了,没有说话。我再次希望她尽快从我身边离开。不然,我就得找个借口把她给撵走了。
她又主动说:“你等的人很可能不来了,真的,我还是请你喝一杯咖啡吧,怎么样?”
我说:“我已经喝了两杯咖啡了,不能再喝了。”
她说:“其实没事的,我也每天喝好几杯咖啡呢,习惯了就完全没有事,没有别人说的半夜睡不着的事情,那都是瞎扯,有时候我喝着咖啡就睡着了,哈哈哈。”
她的话把我也逗笑了,说:“哈哈,确实是那样,有时候我们拍片或者剪片时,手里拿着咖啡,喝着喝着就睡着了,咖啡好像完全不起作用了。”
她笑着说:“怎么样,我可以请你喝一杯咖啡吗?”
我也笑了,说:“好吧,一杯卡布奇诺吧,不能再喝黑咖啡了,喝多了心脏也受不了,心脏特别难受时,我还要吃速效救心丸呢。”
她看了看我,说:“你才多大,至少比我小二十岁吧?喝一杯咖啡不至于那样吧?”
我仔细看了看她,说:“喝多了就会那样。”
她就说:“好,那我也要一杯卡布奇诺。”
之后,她叫来服务员。不是原来那个服务员,原来那个可能下班走了,我好像看到她换了衣服出去了。
点咖啡时,那个服务员一直在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俩,表情也很奇怪。
服务员的态度有点冷淡,嗓音有点嘶哑,像是感冒了,语气也很冷漠,点完就走了。
她看着服务员离开了,说:“也不知道现在的这些服务员是哪里找来的,像机器人服务员一样,对顾客一点也不热情,好像顾客欠着他们一个月工资似的。”
我笑了笑说:“不过这里的咖啡还可以,环境也算可以,比较安静。”
她说:“也就这点好,不然我也不会经常来。”
我问她:“你经常来这里?”
她说:“我经常来的,我在这里看到你好多次了。也许你现在正在等的人我也见到过呢。”
我说:“你应该没有见过,你肯定没有见过。我到这里基本上是谈工作,我等的那个人她很少来这里,也就来过两回,但是她知道这个地方。”
她笑着说:“也许那两回我恰巧就见到了呢。”
我没有回答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拨了我等的人的电话,但是对方的语音提示还是“您所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您稍后再联系”。
她说:“她可能不来了,真的,我有种预感。”
我说:“没事,我已经等了她两个小时了,既然来了就再等等吧。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要跟她说。”
她说:“我看出来了,今天你穿了西装,还打了领带,我记得你平常是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又笑了,说:“我理解,我理解,有重要的事情就要庄重一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太随意了。”
我一下想到什么似的说:“哎,你是不是知道我在等什么人啊?我等的人你是不是早就认识啊?”
她马上说:“不要瞎猜,不要瞎猜,我真的不知道你在等什么人。”
咖啡到了,我们就开始喝咖啡。
我说:“嗯,这家的卡布奇诺也不错。”
她却说:“音乐还是刚才的音乐,没有换。”
我说:“你就不要提这音乐了,今天的这个音乐太差了。”
她笑着说:“这就是他们专门给今天来他们家消费的顾客配好的背景音乐,是提前选好了的。”
我也笑了笑,说:“那他们也配得太差了,我记得以前还好点。”
她不笑了,说:“就不说这个了。如果你给自己刚刚等待某个人的那种状态配乐,你会配哪部电影的音乐?你不是也喜欢给自己的电影配乐吗?”
我不笑了,说:“我其实挺反感在电影中使用配乐的,尤其那种乱用配乐的电影,我很反感那些情绪上不去就乱用音乐烘情绪的电影,那种电影和音乐真的是太廉价了。”
她说:“我就知道你用音乐的品位很好。”
我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夸,心里有点高兴,但又说:“真的,我很反感在电影中乱用音乐。我认为好的电影是不需要音乐的,电影中的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情绪的力量就足以打动人,用那些不伦不类的音乐对电影本身和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损伤。你看看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哪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音乐来煽情、渲染、烘托,但往往能强烈地感染你、打动你……”
说到这儿,我有点激动,不由得停了下来。
我意识到我刚刚偷换概念了,就按捺住情绪说:“我觉得在电影中适当地用一些配乐还是很好的,但是要用得恰如其分,要让配乐成为整个电影的一部分。”
我停顿了一下,看着她,继续说:“当然电影中的音乐得用得节制,但是能那样用音乐的导演很少,少得可怜,太少了!”
她又拐到了前面的话题上,看着我,说:“那比如现在的你,给处在这种等待的状态中的自己会用什么样的音乐?”
我笑了,说:“哈哈哈,我还从来没有想过给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用什么样的配乐。你会给你的生活用配乐吗?”
她说:“刚刚我在那边的角落里观察你的时候,你的状态就很配咖啡店里反复放的那段音乐。”
我笑了,说:“有意思,有意思,我正在进行中的生活还有适合的配乐,真是有意思!”
她说:“我在那边看你的时候,就像在看一个电影的画面。一般这种时候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就是电影中的某个主要人物的情绪和状态,一般也会配上合适的音乐,借着配乐你就能一下子进入到那个人的状态。”
我说:“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她又说:“还是前面的问题,如果为你刚才那种等待某个人的状态配个背景音乐,你会选哪个电影中的配乐?”
我笑了,说:“你这个想法太荒诞了,我从来没有给自己的生活配过音乐,更没想过用电影中的音乐。”
她笑着说:“我只是说如果。”
我说:“哈哈,那你觉得哪个电影的配乐适合我刚才的状态?”
她早已想好了似的说:“我觉得王家卫的电影《2046》里面的某段配乐挺适合的。”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不合适,肯定不合适,墨镜王的电影《2046》里面的音乐我太熟悉了,用在这样的时刻肯定会很滑稽的。”
她说:“怎么不合适?梅林茂真是音乐天才,他为《2046》创作的那些音乐都太好了。”
我问:“你还知道梅林茂?”
她说:“当然知道,梅林茂1951年2月19日生于日本福冈,王家卫很多电影的音乐都是他配的,他也为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配过音乐。”
我有点吃惊地看着她,她却随手拿出手机弄了弄,手机里就响起了一段旋律,我一听就是《2046》里面的某段配乐。
她说:“我说的就是这段,我觉得这段音乐就适合你刚才的状态。”
我结合自己当时的心情和状态听了听,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音乐结束之后,我笑了,说:“你别说,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至少比咖啡店里放的这个音乐好!”
她说:“同一段音乐用到不同的情景之中,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比如把一段很欢快的音乐用到一个很伤感的情景当中,那种伤感的意味会放大——”
我打断她说:“你说实话,你是不是专门研究过电影音乐啊?”
她说:“没有,绝对没有,我发誓!我只是单纯地喜欢电影,电影看得多了,也就注意起电影里面的配乐了,平常还想象着拿电影里的音乐给自己和别人生活中的不同片段配乐呢。”
我对她又有了很大的兴趣,觉得自己今天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我问她:“那你觉得人们的现实生活里有背景音乐吗?”
她笑了笑,说:“刚才你说得对,一般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哪能有什么配乐啊?一般生活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找一些合适的音乐来放,那就像是电影中的配乐。这样的时候你找到的音乐能让你更加放松,或者能调节你的情绪,这也算是人们给自己的生活找的背景音乐吧。”
她看着我,我让她继续说。
她说:“人的生活中也有固定的配乐,比如哀乐,总是那么个旋律,听了让人伤感。也有一些比较快乐的配乐,比如生日快乐歌,大致都一样,点上蜡烛,然后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比如婚庆的音乐,音乐一响起来,那种喜庆的气氛就自然地出来了。还有一些很庄重的配乐,比如每个国家的国歌,看亚运会、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当某个国家的选手拿了金牌,国旗升起来,国歌响起来,再加上运动员或严肃或激动的表情,就会把你带进一种很庄重的氛围,就像你在现场一样……”
她突然停下来,看了看我的反应,问我:“你说是不是?”
我赶紧点头,说:“是是,你说得有道理,有意思。”
她接着说:“我看了一些电影,遇到自己喜欢的,里面的配乐又好的,就把配乐找来反复地听,这样我熟悉的配乐就越来越多了。”
她停下来看着我,说:“我说这些,你不会烦我吧?”
我赶紧说:“不会不会,继续说。”
她继续说:“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电影配乐,我还会主动去了解作曲家的情况。”
我问:“比如呢?”
她说:“比如日本的梅林茂,他的情况我知道的比较多——他太厉害了!我可能对日本的作曲家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吧,除了他,日本的作曲家我还喜欢久石让,中国导演里面,可能姜文跟他合作过吧,就那个电影,叫什么太阳来着?”
我马上说:“《太阳照常升起》。”
她说:“就是那部,跟海明威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一样,说实话我没太看懂那部电影,但很多人说很好。还有那部《让子弹飞》也是久石让写的曲子,那里面的配乐写得很有激情,太厉害了。”
我说:“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她说:“久石让的音乐我是真喜欢!他是1950年出生的,原名藤泽守,久石让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偶像——美国黑人音乐家Quincy Jones。他把Quincy Jones这个名字改成日语发音,再联系上近似的姓名,就变成了‘久石让’。他跟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合作过很多次,宫崎骏的很多电影配乐是他写的。宫崎骏的电影里面我最喜爱《千与千寻》,里面的配乐也很好,我真是太喜欢了。除了宫崎骏,他还给日本导演北野武的电影配过乐,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我也太喜欢了,不过北野武这个人有点怪怪的,我不太喜欢。”
看着她滔滔不绝地说,我很吃惊,就问:“这么多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她说:“兴趣,就是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对一个电影感兴趣了,对那个电影里面的音乐感兴趣了,我就想方设法地找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信息,慢慢地就全知道了,也能加深对电影的理解。”
我说:“你还真厉害!”
她有点兴奋,继续说:“对了,日本的那个坂本龙一我也很喜欢,他给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写过音乐,我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修复版的《末代皇帝》才知道他的,之前不知道他。他的长相我也很喜欢,那头白发很酷,年轻时长得很英俊,应该有不少女孩子喜欢他吧。不过他的婚姻好像不太美满,后来还离过婚,不知道有没有再结婚。婚姻真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一个人生活多好啊!但爱情还是很美好的事情!记得80年代那会儿看日本电影《追捕》的时候,当高仓健和真由美骑着马在原野上狂奔、主题曲《杜丘之歌》响起来的时候,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啊!啦呀啦啊啦呀啦,啦呀啦啊啦呀啦,那个旋律真是太好听了,尤其配上那个感人的画面!后来听说高仓健去世了,我心里老是接受不了,他演《追捕》的那个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前两年吴宇森拍的那个《追捕》我还专门去看了,但是喜欢不起来——”
我打断她说:“看来你很喜欢日本电影啊!”
她笑了笑,说:“不知道,就是喜欢看,如果不是喜欢看日本电影,我肯定也不会知道那么多日本作曲家的。咱们还是聊回坂本龙一吧,坂本龙一是1952年1月17日生于日本东京的,他不仅是作曲家,还是个钢琴演奏家,他年轻时还演过大岛渚的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演了一个日本军官,演得还挺好的。我是看了那个电影才觉得他长得很英俊的。去年还在网上专门看了拍他的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那部纪录片拍得太好了,拍坂本龙一患了癌症之后的生活。通过那个纪录片,我对他了解更多了,包括对他的作品,对他的创作理念,我太喜欢这个人了。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那些经历让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从他的音乐里面感受得到。他说的一句话,我很有感触,但是我现在记不起来了……”
我有点烦她这种故弄玄虚的样子,就打断她,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我也知道,那个纪录片我也看过,真的很好!现在说说你自己吧,你的生活里平常有没有背景音乐?”
她好像也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就说:“除非一些特定的场合和时间,除非别人提前给你配好了,我是不会给自己的生活配背景音乐的。正在进行中的生活,你怎么给它配背景音乐啊?我想也不会有那样的人吧,但可能也有那样的人,这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真有那样的人,那也太荒诞、太奇怪了吧,可能那样的人脑子也不会太正常吧?我也不知道。”
这时,我又突然觉得她可能就是个大学老师,教大学生选修课,比如“古今中外经典电影作品赏析”“古今中外经典电影音乐赏析”什么的。之前还没拍电影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我也去一些大学带过这类的课。一般也就泛泛而谈,讲得很空洞、很夸张,但大学生们很喜欢。
她继续说:“但是,我在回忆自己过去的人生时,就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些背景音乐。一些看过的电影中熟悉的音乐旋律就会自然地跳出来,有时候我会换上不同的音乐,回忆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所有的回忆都具有主观色彩吧。”
我对她又有了兴趣,说:“这个有意思。”
她说:“有意思吧?”
我说:“有意思,确实有意思。”
她说:“是,是很有意思,每当这时候,我觉得就像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一部能让你产生共情的电影一样,那时候,整个电影的剧情和背景音乐是完全融在一起的,回忆自己的人生就是这种感觉……”
说到这儿,她突然停下了。
我觉得她说的还有些意思,很想听下去,就说:“你能不能结合你的某一段人生具体地讲一下,比如经历了什么事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情景,等等,然后再说说你当时想到了哪部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还有为什么……”
这时,我注意到她看着咖啡店的门口出神。
随后,似乎从我后脑勺的方向,我听到了开门和关门的声音。
她突然笑了,说:“你等的人来了,你们好好聊聊吧,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她起身离开了。
我感觉我等的那个人从后面向我走近了。
我赶紧朝服务员喊:“两杯黑咖啡。”
来源:《故事只讲了一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