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藏扎西《忆张老头》
得识压面铺主人,实在不值一提。他姓张,人称张老头,矮个儿,瘦身子,年纪五十光景,常穿一件旧深蓝衣,系一条洗得发白的蓝围裙。见天沉默少言。顾客一到,便默默然接过篮子,用秤一称,道:“五斤。七角五分。”便又忙活起来。
光顾几次,次次如是。而我最为在意的,却不在乎其性其貌,倒是将已然过秤的面粉倒入和面箱内,掺进少许温水,用一片宽而薄的木铲拌来拌去,之后放下木铲,弓起身,左腿屈前,右腿蹬后,两手相对剧烈地搓揉起来。这时候,我的眼前便撩乱起来,那搓揉的似乎不是被浸湿过的面粉,而是在搬动一块厚重无比的巨石,那挥发出来的力度简直有如拔河赛上壮实人的气势,促人生发出跃跃欲试、一决高下的念头!也是在这时候,展现在我眼帘的,再也不是搓揉湿面粉这么一个简单的劳动动作,而分明是一种踏实的舞蹈,一种浸透着力度、散发着活力、充盈着生气的流动造型舞蹈。这舞蹈,是那么优美,那么飘逸,又是那么撼人心魄;这舞蹈,全然没有舞台上那种矫饰造作、装模作样的庸俗,更没有泛泛者流大呼小叫、怩妞作态的流气。它是那样的自然、洒脱,确是瞬间迸发出来的不加缀饰的力的展示!
……我久久凝视着这重复而且过于简练的动作,似乎可以触摸到那手臂上块块暴隆起的硬实的肌肉来。于是,心中的信念亦随之加倍地坚定了起来。
等到回过神来,我看到那经搓揉过的湿面粉在压面机上已然成为一片宽大的带子,在张老头娴熟自如的操作下,宽大的片面伴着隆隆机声一如不尽的瀑流飞泻而下—这幻化之于我心潮激荡,神思飞扬,情不由己。再移目张老头,神态极是平静、肃然,甚而近于冷漠。
一日下午,我又提着篮子再次光顾压面铺,狭小的铺房里挤满了人。闲等着有些发慌,于是依序放下篮子,径回家中,沉湎于酷爱的墨香里。许是过了不少时间,我听到有怯怯的敲门响。开了门,惊讶地看见站在门外的竟是那矮小的、瘦瘦的不起眼的张老头!他递过篮子,淡然道:“三斤。四角五分。”我惶惶然急忙掏口袋递与他钱。看着他有些佝偻的在夕阳的余晖里走回去的身影,我的眼眶内便有了些隐隐的潮湿……
我久久定格在原地。臆想:他经过一番忙碌,终于打发走了最后一个人。他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蓦然间发现木架上还有一只孤独的篮子,便极力搜寻记忆,终于想出篮子的主人—一个文弱、胸前佩有校徽的年轻老师。他想,老师们为了孩子日夜操劳,废寝忘食,不得片刻空闲,说不定这会儿还在辅导学生呢。于是,顾不得全身的劳累,径自送来。
于是,我越发感觉出漾起的泪花。
……端着这篮切成丝丝、条条、柔柔的面条,我蓦然觉到,装在篮子里的分明是缕缕拉不断、扯不尽的悠悠情丝,它使无数颗真诚的爱心连结在一起,共同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不见张老头已经很久很久了,你还依然健在吗?
作者简介:怀藏扎西,男,藏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散文、诗歌散见于《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日报》、《西藏文学》和地方刊物《贵德》等报刊、杂志上。